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资讯 > 正文

第十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线上论坛举行_文博资讯_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9-03     来源: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非遗保护的目的,首先是保存人类的创造能量,寻求人类与其既往的联系,使人类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仰视自身已经达到的创造高峰,以便激励今天的创造。”

    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20周年之际,第十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线上论坛日前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举行。本届论坛以“同途异彩”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日本、伊朗、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匈牙利、阿根廷、斯洛伐克、印尼等十余个国家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领馆代表,交流、分享各国非遗保护的经验和做法。

    作为第十二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的配套活动,论坛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

    活态保护活态传承,非遗保护要“以人为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马盛德指出,中国的遗产保护有三大领域:一是以“物”为主要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二是物质与非物质并存,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相融合的传统村落(古村落);三是以“人”为主要载体,以活态保护为主要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要有三代以上相传的文化积淀,约100年的历史。”马盛德认为,一个民族历史形成的色彩、图案、造型、样式等,是文化的基因,是最值得保护与传承发展的,“遗产基因”是非遗保护的核心。

    在他看来,非遗保护要以人为本,关注与人的生存关系。“非遗因人的生活需求而产生,也因人的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非遗只有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方可存活、得以传承。非遗不在博物馆、不在图书馆、不在数据库,非遗活在人们鲜活的生活里、社区里。非遗是动态的、活态的、可变化的,是不断地被再创造的。若脱离了生活需求,无异于把非遗当作目的,把人当作实现手段,使文化凌驾于人之上,这样不可能走得太远。”

    数字化新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世界记忆”项目,推动了各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

    2005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拉开了中国非遗数字化建设的序幕。

    在过去近20年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进行识别、存储、展示和传播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指出,数字化技术具有精确记录、便于管理、高效传播等优势,可以让非遗得到更加全面、清晰、立体的保存,同时缓解传统保护中的传承人减少和保护成本投入大等问题。“‘虚拟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技术可以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多种方式,将非遗更为逼真地记录下来。把握好数字化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机遇、开拓保护新形式,是未来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与会人士看来,非遗中的传统技艺、美术、音乐、戏剧等,过去高度依赖于民间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如今得益于科技力量的支撑,能够通过立体、多维、全面的数据转化实现高效传承。

    “更多的非遗在网络空间中以影视动漫、数字文创、品牌IP等形式进入大众视野,使得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形成了全民参与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谭平说,“近年来‘国潮’‘国风’‘民族风’焕发新生成了时尚潮流的热点话题,是传统文化复兴和民族自信觉醒最真实的写照。”

    探索“非遗+”,上海特色非遗保护体系创新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健全非遗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加大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力度。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指出,包括非遗+社区、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文创、非遗+互联网、非遗+对外交流等在内的一系列“非遗+”的探索,重塑非遗生命力,非遗为上海当代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他看来,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传承活跃在社区,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日常,是推进城市中非遗保护的有效方式。

    2018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推动“非遗在社区”项目,通过积极引导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社区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等传承、传播活动,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市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村文化活动室、学校、商圈等点位的传承、传播网络,形成了以500多名签约传承人和广大社区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区传承队伍。

    上海的“非遗在社区”实践取得初步成效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2020年在全国拓展试点范围,支持全国8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培育非遗在城市中传承发展的土壤,维护和营造非遗传承发展的良好生态。

    此外,上海深度挖掘各类旅游休闲空间的非遗资源,通过非遗与文创、演艺、体育等融合催生新的旅游业态和体验项目,将非遗的资源形态转化为游客可感受、可体验的旅游产品,同时形成融参观、传承、体验、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产品。

    2022年迎新春期间,豫园商城主打“上海老味道、非遗新体验”,整合域内老字号、非遗匠人以及各项非遗体验项目,推出了让人流连忘返的新春非遗之旅。

    修缮一新的大世界定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内设非遗展览、非遗表演、非遗传习、数字非遗、非遗美食五大功能业态。“大世界闹传统”“大世界非标演艺节”“长三角非遗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推动了大世界形象的不断升级。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wbzx/20220829/c4ab3ded24324708a0360dfecba81bef.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