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北疆博物院创建人桑志华在山西榆社盆地采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17件骆驼化石是中国除河南渑池材料外最经典的骆驼材料。1937年,德日进和汤道平在他们的专著《山西东南部上新统之骆驼麒麟鹿及鹿化石》中将榆社盆地发现的骆驼化石鉴定为巨副驼Paracamelus gigas。
近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张晓晓博士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刘文晖博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素宽博士共同合作,完成了对榆社盆地乃至中国骆驼化石首次系统修订。研究人员根据近些年榆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成果,系统比较东半球其他地点性质比较明确的骆驼化石,对这批材料进行了重新研究,厘定了其分类位置,探讨了其产出层位。榆社盆地经典骆驼材料重新厘定为5种,分别是邱氏副驼新种Paracamelus qiui sp. nov.、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 qiui、阿氏副驼P. alexejevi、巨副驼P. gigas以及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等。
山西武乡下庄村(桑志华Loc.11)的邱氏副驼正模标本THP12987
邱氏副驼是本次研究中建立的新种,种名献给为榆社盆地及中国新生代晚期陆相生物地层做出重大贡献的邱占祥院士,正型标本来自桑志华第11化石点的山西省武乡县下庄村,现存于天津自然博物馆。邱氏副驼产于榆社马会组和高庄组桃杨段,距今约610-520万年,属晚中新世,不仅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骆驼,也是旧大陆比较确切的骆驼遗存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代表。邱氏副驼的下颌长且低矮,下颌联合部长,p3未退化,前臼齿列发达,牙齿低冠,胫骨与距骨宽大扁薄,跖骨愈合程度低,显著有别于早更新世的巨副驼。
原文链接:http://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306/t20230613_62750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