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给文旅市场带来很大变化,人们对“诗与远方”更为向往、对文旅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谁拥有发展的品质和韧性,谁就将拥有未来的机会和市场。1月10日,市政协委员,市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谈到激发城市文旅活力和品质,让人近悦远来、心向往之。
方世忠表示,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上海的文旅行业也进入到快速复苏和全面重振的新阶段,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经历三年疫情,文旅行业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前的文旅复苏和重振不可能再简单地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也不可能再沿用过去的老思路、老方法和老路径,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发挥上海的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打造上海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我们要发挥上海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特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相长,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锻造上海文旅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上海大博物馆计划”、“上海大美术馆计划”和“上海社会大美育计划”,将上海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城市建筑、一江一河、郊野公园等都市人文艺术资源转化成文旅新型消费的内容和产品,来持续推动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文旅高品质供给。同时,我们也将全力打造最优营商服务,通过高效的行政审批,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让文旅市场主体能够迸发活力,以更新、更优、更特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新需求。今年春节期间,市文旅局将围绕“乐嗨过大年、皆得你所愿”主题,组织包括近500项文旅的假日服务供给,推出红色初心游、文博展览游、街区建筑游、古镇非遗游、科普工业游、滨河亲水游、郊野生态游、数字体验游等十大主题都市特色旅游产品,让在上海的市民和来上海的游客都能够过上一个暖心年。特别是发挥14种语言的上海文旅推广网,利用各种的场合和各样的渠道来开展上海城市文旅宣推,让人们近悦远来、心向往之。
二是加强文物活化利用。上海是红色初心之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遗产,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城市文旅资源。去年,我们运用世界首创、中国独创、上海原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实现中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引发中外各方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应该说,这次水下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科技创新大集成、文物考古大发现、公众教育大启蒙的过程,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为上海推动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丰富了历史信度和文化内涵。下阶段,我们将高标准推进古船博物馆建设,以物论史、以史增信,打造人民城市新地标,向公众解开水下考古的奥秘,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文物考古的魅力神韵,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近年来,上海在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上,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1年,上海出台了全国首部红色资源省级地方立法,这是全国首次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促进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弘扬传承。今年1月9日,上海正式对社会发布了国内首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专业报告,总体上看这些革命文物呈现出保护级别全、分布区域广、时间跨度长、建筑类型多的特点。同时,我们对全市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每一处都做了专业评估,对其保护利用都提出了专业意见。我们将通过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史料成为最鲜活的教材,让遗址旧址成为最生动的教室,让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在上海这座城市永放光芒。
三是激发城市年轻活力。当前,从地方到全球,Z世代正在快速崛起,逐步成为新消费浪潮的中坚力量,引发了全球文化消费市场的重大变革。据统计,我国Z世代人口规模约2.64亿,占总人口比重约19%,贡献约40%的消费规模,是未来消费市场增长的关键。据我们调研,Z世代主要呈现出为本土文化消费“倾心”、为社交认同“画圈”、为知识服务“付费”、为个性表达“发声”、为虚拟消费“打CALL”、为时尚潮流“买单”等六大文旅消费行为特征。我们将立足和把握新一代消费人群的这些行为特征,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技术,将优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创造和引领Z世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文化的年轻态和年轻力。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wlyw/20230111/a6f45961f9844a799e16572b32cf03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