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艺评论是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中宣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广电总局不断加大视听文艺评论工作推进力度。视听文艺评论聚焦建党百年题材创作、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等主题主线,作品研讨、作品评论和新形态评论等多形态并举,着力构建主题鲜明、形态丰富、影响力强的文艺评论发展新格局。
2021年,视听文艺评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文艺发展事业的战略部署,聚焦视听文艺创作实践,突出“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作用,激浊扬清、褒优贬劣,地位作用不断凸显。视听文艺评论力度持续加大、规模不断扩展,加快重塑文艺评论的形态、内涵和价值,总体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一、出台专项政策文件,加强对文艺评论发展的系统谋划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讲话强调,要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2016年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2019年政协文艺社科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再次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相关部门进一步将文艺评论纳入工作部署,不断加大推进力度。
制定出台文艺评论专项指导意见。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文艺评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见》明确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要求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要求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等;要求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提出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等,增强文艺评论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这个《意见》进一步凸显文艺评论在文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
加强视听文艺评论工作谋划。广电总局加强视听文艺评论工作政策指引,制定了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将文艺评论纳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加强文艺评论,打造有影响力的评论阵地,策划高质量的研评活动;将文艺评论纳入文艺节目管理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要求开展专业权威文艺评论,严肃客观评价节目。广电总局推动重要作品研讨会的常态化,着力打造国家广电智库、广电时评等有影响力的新媒体文艺评论阵地,取得显著成效。
二、聚焦主题主线,文艺评论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2021年,视听文艺评论工作导向更加突出,紧紧围绕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脱贫攻坚、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主线,文艺评论与创作交相辉映,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较大提升。
建党百年题材创作文艺评论声势浩大。2021年,视听文艺评论聚焦建党百年视听文艺主题创作火热实践,全面及时,重点突出,形成巨大声势,对每一部重点主题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动画片,都从思想内容表达和艺术创新创造等方面进行评论,深入分析其内在价值,总结主题创作实践的得与失,扩大了建党百年主题视听文艺作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全景式文艺评论。《建党百年主题电视剧的史诗气韵和审美构建》《重大主题创作引人注目》《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纪录片——讲述党史故事 汲取前行力量》等文章将建党百年主题视听文艺置于历史长河,提炼历久弥新的历史启示和时代价值,梳理细致、视野开阔。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自2021年1月13日起开辟《文艺评论》专栏,截至2022年2月7日,围绕建党百年重点题材作品发布文艺评论306篇,全网阅读量超百万。二是针对时代报告剧、单元剧等新的创作现象开展深入评论。如《解码主旋律电视剧分段式创作的秘密》《时代报告剧如何“接地气”》等文章总结时代报告剧创作的创新价值,提炼其创作实践的基本理念,倡导“接地气”,不要“假大空”。
文艺评论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中激浊扬清。2021年,视听文艺评论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部署,推出一大批火药味浓、辣味足的短评、快评、微评。针对流量至上、畸形审美、失德艺人、“饭圈”乱象等,文艺评论工作者从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青少年文化等视角展开研讨,深入解读文娱领域乱象的产生机理和严重危害,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刊发《看清“耽改剧”的面相》《坚决抵制明星失德失范行为 净化行业风气》等文章,电视艺术公众号刊发《“耽改剧”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的文章,广电时评公众号刊发《代孕弃养者,德不优法不容》等文章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积极引导创作风向。
倡导现实主义创作导向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视听文艺评论工作着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围绕“深化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 “弘扬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坚持公益、文化、原创的创作方向”等主题开展评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要类型和创作特征》《文化自信正在激活中国电视文艺原创力》《河南卫视传统文化节目成功破圈的启发》等文章,紧贴当代视听文艺创作实践,推动构建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艺观、审美观。
三、形式多样主体多元,各类评论激发行业活力
当前文艺评论形式主要包括作品研讨会和报刊文艺评论。随着视听文艺作品越来越多进入新媒体传播和网络交互式文艺评论的发展,文艺评论的样态出现了新的变化。具有网络特点的文艺评论发展迅猛,声量加大,文艺评论的群众参与性空前增强。
作品研讨会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召开的作品研讨会,往往聚焦“重大现实、重大历史、重大革命”题材优秀作品,重点研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具有很强政策导向作用。2021年,广电总局系统举办作品研讨会30余场,其中,广电总局主办电视剧《山海情》《功勋》以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节目三场创作座谈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对研讨会进行报道,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中央主流媒体的权威评论影响广泛。中央主流媒体文艺评论体现中央文艺政策导向,聚焦主题主线,开辟专栏专版,约请和集纳导演、演员、编剧等从业人员、专家学者撰写文艺评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引领性。如针对建党百年题材创作,《人民日报》文艺副刊推出电视剧专版,集中推介优秀主题性作品,一些文章及新媒体作品阅读量达上千万。《光明日报》开辟视听观察、文艺观潮、影视锐评等专栏,刊发大量有影响力的评论文章。针对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人民日报》刊发系列评论,《光明日报》推出署名“关铭闻”的深度评论,回应社会关切,助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新媒体文艺评论成为新生力量。新媒体文艺评论既包括互联网网页、客户端、微信公号、微博等平台传播刊载文艺评论作品,这是传统文艺评论在网络平台的延伸;也包括网民的留言、弹幕、打分、排行等,这些新形态随机性、感性化、流量引导性强,受到年轻群体欢迎。如对《觉醒年代》“YYDS(永远的神)”的弹幕评论就火爆出圈。豆瓣、知乎、微博、猫眼等具有评分评价功能的网站,骨朵、灯塔、云合数据、寻艺等以热度为评价指标的网络平台,也是广泛意义上文艺评论的形式。这些新形态呈现影视作品的网络口碑,对引导网络观看作用显著,但也存在网络水军恶意刷分、非理性化评论等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了监管。优酷、腾讯、爱奇艺等长视频网站开设影视评论专栏, 哔哩哔哩上聚合了不少影视评论UP主,抖音、快手上出现了大量影视解读类账号。
总的看来,2021年视听文艺评论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方面,当下视听文艺创作十分活跃,新形态不断出现,在数量上规模巨大,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在主题表达上亦有云泥之别,传统的文艺评论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受市场营销和网络引流影响,文艺评论的“营销化”功能畸形化凸显,部分作品评论和研讨会往往成为了市场“宣推会”。与此同时,优秀专业的文艺评论人才缺乏,新媒体文艺评论中充斥水军、刷分控评等问题十分突出。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着文艺的繁荣发展,文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文艺评论。新时代文艺评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快增强文艺评论工作系统性、组织化和规范性,推动主流权威评论出圈,加强新媒体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切实发挥文艺评论“一面镜子、一剂良药”的作用,以优质的文艺评论推动视听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原文链接:http://jsgd.jiangsu.gov.cn/art/2022/5/16/art_69985_104513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