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精彩)!”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里,观众席间迸发出的高声喝彩,为交响诗篇《丝路颂》完美画上休止符。昨晚,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这场音乐会由指挥家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笙演奏家吴彤等联袂奉献。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交响诗篇《丝路颂》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选取作曲家朱践耳、赵麟、俞极的丝路主题作品,艺术化呈现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文脉、全球视野和当代价值,展现出中国音乐人对丝路精神的诚挚感触和多样表达。
叩响时代命题
共奏人类发展进步新乐章
“音乐太美了!”95后观众许筱蕾激动不已,“悠扬的乐声仿佛引领我踏足历史长河,看见先辈们跨越草原沙漠,开辟了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见证先辈们穿过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由“求索”“梦寻”“和合”三个篇章连缀的整台音乐会,展开动人的丝路画卷,奏响人类发展进步的新乐章。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赵麟创作的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同年世界首演,以音乐叩响时代命题;而朱践耳写于2008年的《丝路梦寻》在管弦乐队中巧妙融入笙、巴乌、筝、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充盈着丝路文明的意蕴和诗意,这是老一辈中国音乐人对丝路的追寻;俞极用年轻人的独特视角谱写《丝路颂》,让源自陕西民歌的主题,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丰富的民间音乐中欢快变奏,这是文化交融、共赴未来的现实写照。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记录下“一带一路”的发展足迹,以音乐映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推动开放融合
见证中国音乐人的坚韧求索
朱践耳、赵麟、俞极等三代作曲家写于不同时期的作品同台,展示了中国音乐人在“中国”与“世界”融合道路上的孜孜不倦与坚韧求索。
开场即惊艳的《度》取材自《大唐西域记》,选用中国的传统吹奏乐器笙和西方拉弦乐器大提琴的双协奏曲形式来表现。为了契合乐曲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上博请馆藏彩色釉陶凤首壶和彩绘陶胡人俑前来“引路”。古老的乐器——笙,把观众带回了1300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演奏这首曲子时,我感觉在与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不断靠近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吴彤表示,10年前初次遇见《度》的好奇激动,通过一场场演出磨炼渐渐化作了行云流水的倾诉,现在更能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感动。
“大提琴浓重厚实,笙轻盈悠扬,中低音弦乐器与中高音管乐器的组合,体现了作曲家的巧心思。”吴彤坦言,当下的音乐创作需要更加脚踏实地,向赵季平、朱践耳等先行者学习,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又完全掌握西方音乐的理念与技巧,才能融会贯通、中西合璧。从另一个角度看,笙与丝绸之路亦有着不解之缘。据吴彤介绍,笙在18世纪传到欧洲之后,推动了西洋乐器的发展,手风琴和口琴都借鉴了笙对于簧片的运用,“流传千载,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留下了独特印记,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由来”。
而在王健的构想中,大提琴厚实的琴音仿佛一位艰辛求索的旅人,走过千山万水,走向光明希望。“《度》描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段旅程,融合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其中有不少具有陕西特殊的旋律,是我从小听到大的熟悉声音,感觉非常温暖、亲切。”王健说,“随着乐曲的进行,我们还可以听到各族人民的高歌欢舞,体现了开放融合的气质。”
经过三年的积淀,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金秋重装归来,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超400项,场次规模、内容体量都有新的突破。77台演出项目中,45台来自境外,其中有15台为世界首演或亚洲首演,国际化程度和首演占比创历史新高。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是文化交融的大舞台,也是新朋旧友相聚的会客厅。这不,王健与老朋友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就在艺术节台下巧遇——“大家都对艺术节的回归感到欢欣,对上海的未来充满期待。”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wlyw/20231020/07b3fe9540fe402595ca3cf76dea16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