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做好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天气预报信息、气象科普信息等方面的作用,8月3日下午,省广电局、省气象局举行应急广播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华,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庞鸿魁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建华表示,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政治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做好防灾减灾救灾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连续多年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市县意识形态责任制、地市高质量发展考核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广电局全力打造全媒体发布、全平台管控、全终端覆盖、全天候响应的“四全”型应急广播体系,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互联互通的应急广播平台,整体走在全国前列,今年5月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省召开,并学习推广我省工作经验。今年以来,省广电局强化应急广播综合利用,累计发布各类信息72万条次,在政策宣传、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在近期的“杜苏芮”台风引发强降雨期间,全省各地共播发应急信息3601条次,通过大喇叭、音柱、户外大屏等主动发布终端,第一时间将权威信息传达到千家万户,引导广大群众提前采取措施、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应对,打通了气象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李建华指出,天气情况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直接关系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气象部门承担着天气监测、预报、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等重要职责。近年来,山东气象部门持续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创新气象服务手段,优化气象服务供给,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服务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气象保障。这次与气象预警领域签约合作,为应急广播发挥作用、服务群众提供了更多样的发布空间、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此次签约是我省推进应急广播深度应用的一个“里程碑”,期待和省气象局持续构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实现更多领域全方位合作与交流,提升战略协同层次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庞鸿魁表示,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气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建成了综合立体的精密气象灾害监测网,建立了无缝隙网格化智能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开展了精细化气象服务,气象服务逐渐融入到农业、海洋、交通、能源等领域,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对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气象预警信息是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行动的“消息树”,及时、精准、广覆盖的预警信息能为防灾减灾赢得宝贵时间,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目前,极端天气来临时,电视、网络、手机、各种新媒体等都会及时接收到天气预警信息,预警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但仍存在盲区,应急广播系统可对偏远地区的传播能力形成有效补充。
庞鸿魁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走在全国前列。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新的重要业务形态。应急广播具有从点到面迅速传播的特性和较强的抗灾能力,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信号互为补充,可在灾害环境中持续发布信息,是世界公认的防灾减灾救灾有效手段。此次合作,正是基于我省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为基础,促进资源互补、凝聚防灾减灾合力,切实加强我省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重大气象灾害,人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信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省广电局、省气象局将加强联动协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气象预警信息通过应急广播高效精准发布。建立完善更加规范、高效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应急广播系统播报机制,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气象局总工程师李刚,省广电局二级巡视员关卫华,省广播电视传输保障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唯宁,省广电局、省气象局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原文链接:http://gd.shandong.gov.cn/articles/ch02360/202308/18846432-13b5-4fd9-8cf6-9161e1afa6b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