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1日开幕的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本届政府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及2023年的工作提出建议,为上海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指明了方向。细览全文,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关注重点之一,2023年文旅工作的具体指标也很有挑战性。
报告指出要着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
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成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界技能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上海工业博物馆,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功能提升,升级打造一批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精品、优品、新品扶持计划。
报告指出,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推进长江口古船考古发掘工程,完成国家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打响“演艺大世界”、国际艺术品交易等文创品牌,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设计之都。
此外,上海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新增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功能提升。加快建设都市旅游首选城市,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
政府工作报告为上海文化旅游行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上海的文旅行业也进入到快速复苏和全面重振的新阶段。经历三年疫情,文旅行业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现文旅复苏和重振,需要管理部门和业界更加重视发挥上海的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打造上海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已然是上海文旅行业的目标与指引。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目前上海博物馆东馆整个建设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争取今年年底上博东馆能够建成对外开放,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新的上海文化地标和开放型博物馆。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劲松介绍说:我们正在集聚各方力量,加快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项目的建设,包括度假区和周边的联动发展,为上海市民和全国游客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优的服务和体验。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馆长吴鹏宏将目光聚焦在社会美育服务上,他表示备受关注和追捧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将推出倍增计划,同时将向市民群众提供100个社会大美育的课堂,5000场高品质公共教育活动,在文化民生方面继续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
上海久事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晓龙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打造“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精品,我们倍感振奋,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市民游客提供品类丰富的水岸联动产品、多彩创意的主题游船产品、富有上海特色的都市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一江一河”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正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所言,我们要发挥上海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特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相长,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锻造上海文旅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技术,将优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创造和引领Z世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文化的年轻态和年轻力。
目标既已确定,上海文旅行业将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再出发,深入打造增强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做优满足美好生活的民心工程,建强全球资源配置的文化码头,实施国际传播叙事的出海战略,抢抓数字转型创新的全新赛道,构建文旅领域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wlyw/20230113/48a6083830e54040b8cb67b642b49c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