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管理 > 正文

大熊猫保护激发“伞护效应”——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3-01-12     来源: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1

  “今年入冬以来,野生动物遇见率明显增高。”日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巡护员李芯锐在盘点最后一个季度户外巡护工作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据他介绍,近段时间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巡护员在巡护途中,频繁与野生动物邂逅。仅12月7日一天就先后遇见4只毛冠鹿、1只小麂、1群川金丝猴……更是有斑羚直接到了职工宿舍外的绿化草坪上晒太阳。

  冬季,原本是野生动物出没相对较少的季节,如今也能频频被人“偶遇”,享受冬日时光的小动物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李芯锐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的野生动物遇见率明显增高。一方面得益于保护区禁牧工作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冬季野生动物随食物、水源迁往低海拔区域。”

  事实上,今年以来,绵阳市民对于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尤其是国宝大熊猫频繁现身的消息,早已是屡见不鲜。甚至诸如“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绵阳目前有野生大熊猫418只,占大熊猫野生种群1864只的22.4%,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数据,大家也都是烂熟于胸。“这一方面所折射出来的就是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早已镌刻在了绵阳人心中,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共同法则。”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实确实如此。新驿村是平武县木座藏族乡的一个普通村子。上世纪80年代,曾是远近闻名的猎户村。2017年,当地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支持新驿村启动协议保护地试点,协议内容包括“防范盗猎”“森林灭火”等,视保护程度给予村民补助。

  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猎户钟俊德就是最直接的受益人之一。如今,他家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养了几十箱蜜蜂。生态好了,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上去了,每年给家里带去2万多元的收入。

  不仅是人,保护大熊猫带来的生态效益,受益者还有大熊猫生存范围内的动植物。平武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蒋仕伟向记者介绍:“大熊猫在平武‘伞护’了4100多种植物和1900多种动物。近十年平武生态环境加速向好,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牛羚就增长了10%左右。”

  而这,也仅仅是全市保护大熊猫带来生态效益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9目106科547种,维管束植物184科961属330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9种……保护大熊猫带来的“伞护效应”,对于绵阳的生态效应不言而喻。

  “我市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野外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责无旁贷,同时这也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绵阳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保护野生动植物,坚持环保意识已成为绝大多数绵阳市民的自觉行为,这也是不少绵阳高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生物多样性故事在绵阳发生。”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