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天津博物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天津市美学学会、南开大学哲学院、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一届“海河之子李叔同”高峰论坛──“李叔同艺术与文化思想”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以纪念李叔同逝世80周年,推进李叔同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来自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和各地李叔同纪念馆的49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议文化巨擘李叔同。
会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表示,在李叔同先生的故乡举办研讨会很重要,李叔同大师用其生命实践总结了深厚的人生哲学,不仅值得追忆、纪念,更值得深入研究。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指出,天津博物馆收藏并展出了丰富的文物史料,编纂出版了多部与李叔同有关的文集,为弘扬大师精神,讲好天津文化名人故事,做出了积极努力。李叔同嫡孙女李莉娟表示,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祖父文化思想的研究与推广,作为后人愿意为此贡献更多力量。
本届研讨会围绕“李叔同艺术与文化思想”主题,分为“李叔同艺术美学与诗歌”“李叔同美术与书法研究”“李叔同音乐研究”“李叔同书法研究”“李叔同佛学思想研究”“李叔同教育思想与人际交往研究”6个分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35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是河南省汤阴县五陵镇中学马运钧带来的“桐达号”捐资碑刻,这是他在参加当地大运河田野调查中发现的,经过多方查证,确认是清光绪庚寅年(1890年)李家银号为当地捐款的凭证,李叔同时年10岁。这一新发现将“粮店后街李善人”的善行义举由天津延伸至河南,李叔同家一路经商、一路善行的好口碑又添新佐证。
闭幕式上,天津博物馆副馆长兼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表示,主办单位将在“海河之子李叔同高峰论坛”的大框架下,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实现李叔同研究的天津体系和格局。
原文链接:http://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212/t20221222_60594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