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众多纪录片不断创新制播方式,轻巧、趣味的风格让一众纪录片持续出圈。
一众“短平快”作品因特色表达、风格鲜明深受欢迎。
从几年前热播的《故宫100》《如果国宝会说话》《此画怎讲》到今年播出的《大美中国》系列、微纪录片《这十年》、《早餐中国 第四季》等作品,均取得良好口碑,微纪录片这一形式越来越得到观众和行业的认可。
较于叙事宏大或铺展群像的纪录片,微纪录片呈现“小而美”“短而巧”的特点。一方面,内容聚焦个体案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此画怎讲》每集仅呈现一件历史文物,《大美中国》每集仅突出一地风光,微纪录片《这十年》以50集50人50事的形式讲述时代变革,讲透内容的同时,实现见微知著的效果。另一方面,5至10分钟的体量更适合在新媒体平台传播。
表达也更为接地气。撇去一板一眼的常规讲述,口语化或网感的语态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字”从遇见你》开篇便说“那字……怎么写来着?”一句发问勾起观众的兴趣。“萌萌哒”等表述趣味性强。
科技赋能也常见于纪录片之中。《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流泪”的人头壶,《美术里的中国》中游动的虾蟹,《“字”从遇见你》中奔跑的文字,动画、3D建模特效等技术让文物“活”起来,也让微纪录片多了深一度的表达。
内容新、表达新,这类纪录片叙事方式的变化也带动作品在互联网广泛传播。
在创作中,文案、配音和音乐等元素令观众津津乐道。
文案体现纪录片讲故事的能力。最近播出的《航拍中国(第四季)》凭借精彩的文案在各大平台传播,青海篇中,“遇见再大的天地,黄河也波澜不惊,因为它早已尝过冰冷的雪山,爱过温暖的土地”,述说黄河的来处与品格;河南篇中,“我们在万国来朝的应天门下,发现穿越时空的优雅与从容”,讲述中原的历史和文明……优美的表述是对祖国河山的抒情。
不少作品以文案出圈,《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引领对时空的想象;《风味人间》中,“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共同造就了一个叫家的地方”,勾起乡愁乡思;《中国》中,“他们的洞见穿越了千年,他们的才华打败了时光”,深情动人。这些句子被赞誉为“满分作文素材”,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点赞转发甚至摘抄学习。
独特的声音也为纪录片增加新意。配音者作为讲述者,面对当下纪录片故事性强的特点,配音者更举足轻重。
具备专业素养的主持人是纪录片的一个选择。《中国》创新采用情景再现的演绎模式,配音员的画面解说则要更为灵动,实现声境合一。作品配音由主持人周涛、何炅等完成,声音富有感情又亲和自然。两位“名嘴”的声音具备一定辨识度,更容易拉近观众距离。
演员配音也让纪录片呈现独特的视听观感。今年播出的《超级装备(第二季)》由吴刚、黄轩、朱亚文、王凯、胡军五位演员配音,他们雄浑沉稳的声音与工业制造题材相得益彰,彰显大国重器的科技力量。演员的声音感染力也助力作品进一步传播,#和演员吴刚一起关注超级能源装备##和黄轩一起关注尖端医疗装备#等不少话题也引发观众热议。《中国》第一季首播收官后推出群星配音版,邀请黄轩、刘敏涛、热依扎等演员参与配音,增强纪录片的剧情代入感,#群星配音版中国#话题量超六千万。
音乐也是纪录片的重要元素。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作品推出音乐MV,同时带动纪录片和音乐双圈层。十二集《紫禁城》每集片尾播出一支音乐主题歌,风格不同的歌曲与内容形成对照,其音乐MV也在视听、社交和音乐等平台多线传播,《城》《光亮》《字里行间》等歌曲受到欢迎,不断扩大纪录片声量。
《柴米油盐之上》主题曲MV《这一路》娓娓道出片中人追寻美好生活的故事;《大国建造》主题曲《青山看见》以恢弘磅礴之气致敬中国建造者;《飞向月球》主题曲《背影》以高亢之声赞颂航天的力量。纪录片运用音乐强化故事的感染力,音乐歌手与纪录片创作者形成合力,拓展出以纪录片为中心的IP作品。
多样化的制播方式,为纪录片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让纪录片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原文链接:http://jsgd.jiangsu.gov.cn/art/2022/12/9/art_69985_107032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