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打捞现场
文物考古大发现
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的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推测为清代上海广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舱内发现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古船模拟图
古人造船多靠口口相传的营造技艺。因而,不曾有图纸来精准描绘“长江口二号”的样貌。但是专家打了个比方:“可以看上影厂《51号兵站》里‘小老大’的沙船的样子了解一二。”沙船的特点是方头平底吃水浅,哪怕遇上沙滩也不容易搁浅——适合长江下游水域。一度,清道光年间全国有万艘沙船,而上海沙船数量占据一半。但它也有缺点,可以乘风——多桅杆多风帆,逆风也能前行;不宜破浪——因为方头平底,“破”不了浪,不能远洋航行。
可以说,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的空白。同时,长江口二号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大集成
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在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之初,上海市文物局与多家机构跨界合作,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最重要的因素。
▲弧形梁穿梁现场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船。该项技术是在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
▲弧形梁穿梁现场
据上海打捞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他们首先围绕古船挖了一个54乘19米的坑,便于有足够的空间,在古船上固定46个点位。这些点位是打捞时的着力点。“因为不可能在打捞过程中看着不对再放回那个坑里,因此操作上必须保证一次过。”而打捞的时机也十分讲究,必须在风力、水流、潮位等各个条件都“恰到好处”之际。因而,出水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几天。
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这次还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奋力轮”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一艘船完成了提升、运输、卸载三项任务,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科技含量高。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wbzx/20221122/57c0d224e5d64e009bbc768f587120af.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