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平津战役纪念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一目标任务,努力打造“讲好红色故事,传播时代声音”新平台,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新发展,奋进伟大征程,谱写时代华章。
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建党百年之际,平津战役纪念馆完成展陈提升工程,展陈面貌焕然一新,展厅里大量实景实物和声光电高科技展示手段让参观者目不暇接,身临其境,仿佛进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开馆以来,平津战役纪念馆先后获得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
一、活化革命文物,凝聚深厚红色文化底蕴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收藏是纪念馆的硬功。平津战役纪念馆始终高度重视革命文物的征集、研究、收藏、保管工作。多措并举充实完善展线内容,千方百计丰富扩大馆藏文物,让每件文物说话发声,让每个故事发挥最大教育功能。
1、广泛征集文物,积蓄厚实家底。平津战役纪念馆现有藏品1.1万余件,展厅中展出藏品35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如:“朱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皮箱”“罗荣桓在平津战役期间使用的手表”“刘后同在北平和平解放期间的日记《北京古城和平纪略》”等。近几年,又陆续征集到武器装备、文献手稿、奖章纪念章等文物1700多件。这些宝贵文物不断丰富着平津馆的藏品,日益扩大着平津馆的社会知名度。
2、挖掘文物故事,提炼革命精神。在文物征集回访获得一手资料基础上,通过查阅史料,深入采访知情人,整理出文物故事,进而提炼出精神内涵。经过精心查证,认真梳理了史实准确,内容生动,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红色主题文物故事近百个。其中,苏静在北平和谈签字时使用的钢笔、刘亚楼的大衣和董其武的诗文手稿等文物故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成为文物内涵传承的经典素材。
3、着力开发文创,激活文物内涵。平津馆文创团队遵循“挖掘平津元素,突出军事特色,成系列、多品种,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总体原则,研发出“为了和平”“平津战史”“全民国防”和“学生用品”等四大类原创文创产品。每一个系列在分析观众需求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工艺品摆件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明信片类、纪念币类等若干商品种类,做到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特色鲜明,让观众参观过后,还能把“纪念馆带回家”,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
二、聚力打造品牌,厚植观众爱党爱国情怀
1、把展览讲活。为了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平津馆讲解员在用好传统方式讲解的同时,开动脑筋,大胆创新,采用快板、相声、表演唱等艺术形式进行讲解,深受参观者喜爱。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讲解员又针对不同观众设计不同的讲解内容,因人施讲,开展多层次讲解服务,注重故事性、趣味性,注重简明准确,注重启发诱导式讲解,增强讲解效果,让不同观众,进入到讲解员构筑的历史、文物氛围中参与思考。
2、把思政课方法用活。平津馆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打造红色课堂。为确保红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工作人员将图片、展品、雕塑、模型以及宣讲故事等资源进行信息化转换,做成文本、图片和视频的教辅材料、立体教材包、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包、电子教程等,并与高校网站链接,供教师备课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依托红色资源,平津馆与天津市各大高校建立共建关系,密切合作,将红色展览、红色宣讲会、红色讲座等可以流动的红色资源送进校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思路,让红色文化、革命历史给予当代大学生精神的激励,思想的启迪,延伸了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教育职能形成立体式教育网络格局。
3、把红色资源盘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纪念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平津馆深挖资源推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特别是让观众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触动内心的临时展览。今年,平津馆推出的《红色医药文化遗存展》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成为本市唯一入选展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推出了《沽上烽火——党领导人民武装在天津的战斗历程(1927-1949)》专题展览,完整展现战争年代天津军事武装斗争的历史。
4、把“六进”工作做活。展馆只有一个,但红色资源可以流动。平津馆在办好主展览的同时,主动将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展览送进社区、军营、校园、养老院,让不同观众群体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各种题材的展览,身不离岗就能受到生动鲜活的教育,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成为提升城市文明度和市民素质的助推器。
三、拓展网络媒介,赋能红色基因数智传播
平津战役纪念馆遵循“坚持正面宣传、契合网络宣传特点、适合纪念馆需求”的原则,拓展网络宣传的场域,构建以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抖音等平台为主的网络媒体宣传矩阵,通过直播、短视频、H5等新媒体手段创新传播形式,打造平津战役纪念馆以“奋进新征程”为话题的网络宣传品牌,传递红色声音,传承红色基因。
1、开通“平小津直播间”。深度挖掘红色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着重介绍馆藏文物和文创产品创意故事,不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平津馆的红色文化内涵;录制“国家一级文物展播”“平津馆云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等系列思政云课程、云课件,组织学生学习、参与、互动,让革命文物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活”起来,让学生们深刻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
2、打造“中国精神”线上展览品牌。以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为串联,继续推出系列主题线上展览,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展览的传播效率,打造永不落幕的红色展馆,成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线上“加油站”和“孵化器”。
3、建设“藏品和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在现有智慧化系统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水平,基于云端一体化混合式平台模式构建平津战役纪念馆数字资源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智能化大数据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汇聚展示、数字管理、高效应用和共建共享,为数字赋能红色基因传播提供智慧支持,让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绽放时代光彩。
原文链接:http://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210/t20221028_60208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