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间点,国家广电智库组织撰写【十年·变】专题文章,从各个侧面,观察和分析十年来行业变革发展的历程与成就,展望趋势和前景,展现全行业踔厉奋发、创造更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实际行动。今天刊发第十七篇《新时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传输覆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高清超高清电视建设深入推进,智慧广电服务场景不断拓展,惠民工程补齐基层公共服务短板,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飞跃取得重大进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十年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现历史性变革
这十年,全国广电系统对标新时代新要求,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持续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2015年前:重点补短强弱阶段
这一时期,全国广播电视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传输覆盖网络建设,部署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应急广播等一系列重点惠民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广电传输网络从模拟单向向数字化、网络化、全覆盖演进,加强播出机构与频率频道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着力解决农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和边境家庭已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大幅提升,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权益。
2015年-2020年:法治化规范化加快推进阶段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健全。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明确了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对加快建立现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发展目标,作出政策安排。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影视观赏、广播播送等公共服务内容入法,标志着广电公共服务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轨道。2018年,广电总局专门成立公共服务司,负责指导、推进全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与此同时,行业主管部门连续出台公共服务各类建设规划和服务标准,各省也制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从财政资金保障到节目制作、传输等作出明确规定,起到了保基本、保底线的作用。这一时期,广电公共服务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从试点上升为全行业战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基本完成,高清化深入推进,边境地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得到充分保障,全行业不断创新政策扶持和精准脱贫模式,加大疫情防控节目与服务供给,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年至今:提档升级阶段
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广播电视以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清单等顶层设计为抓手,加强公共服务政策规划指引,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链条不断拓展,广播电视从“用得上”向“用得好”全面升级。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等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重点工程,确定智慧广电发展目标任务。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三区三州”广电融合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深入探索,行业帮扶、定点帮扶、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十年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十年,全国广电系统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主动对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注重实际效果,实施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加强改善广播电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这十年,系统化、规范化、协同化的广电公共服务政策法律体系基本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地位作用,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和《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规划提出推动广电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实现智慧广电“人人通”等目标任务,对广电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等作出全新部署,标志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战略定位的再次提升。各地相继出台与广电公共服务有关的地方性规章制度,明确了公共服务建设以及落实主体、资金来源和服务对象,不断强化广电公共服务法制保障。
(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这十年,广电总局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等重点工程,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的传输覆盖体系,基本解决了全国城乡居民看电视听广播的需求。全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从2012年底的97.51%和98.20%增至2021年底的99.48%和99.66%。截至2021年底,全国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数超1.48亿,直播卫星服务区域覆盖全国各地城乡;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达2.04亿户,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实际用户数9701万户,高清超高清视频点播用户3992万户;全国IPTV用户超3亿户,OTT用户10.83亿户;全国有线网络建设总长达到220.63万公里,广电5G和有线电视网宽带实现发展突破。农村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26%和99.52%,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等边疆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提升至99%以上,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弱项显著增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量质量显著提升,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优质内容供给日益丰富
一是节目内容与形态不断提质创新。新闻、文化、科技、公益类节目占比大幅提升,剧集、综艺、纪录片、动画片等质量稳步提高,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各地以惠民工程为载体,以节目共享平台建设为手段,推动优质节目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覆盖。2021年全国广播和电视制作时长分别为812.71万小时和305.96万小时,全国卫视频道播出电视剧921部,开设纪录片栏目124档,优质内容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内容供给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国制作农村广播和电视节目时间分别为141.56万小时和69.03万小时,分别占广播和电视制作时间的17.42%和22.56%。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能力明显提升,民族语言节目译制深入推进,并向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捐赠热播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优质片源,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高清超高清建设加快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批准设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已批准开办的高清频道从2012年底的28个增至2021年底的985个,并开办4K频道8个,8K频道1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25家省级台电视频道基本实现高清化,全国地级台电视频道73%实现高清化,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虚拟现实视频等高清视频和云转播应用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视听生活的需求。
(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这十年,覆盖城乡的六级应急广播体系架构初步构建,应急广播覆盖面、标准化、规范化、精准性不断提升,多领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广电系统推动实施深度贫困县、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应急广播工程,积极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促进应急广播系统与地震、气象等相关应急预警系统对接,健全应急广播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协作机制,搭平台、建网络、用终端,应急广播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共服务、舆论引导、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独特和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急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全国已建成国家应急广播自动适配系统和11个省级平台、75个市级平台、1107个县级平台,部署终端214万个,覆盖行政村24万个。
(五)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这十年,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方向发展,智慧广电云平台、智慧广电网络基础设施不但应用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同时也成为各领域公共服务的技术底座和基础平台。依托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等惠民工程,广电不断完善“政用+民用+商用”业务模式,开拓智慧政务、智慧乡村、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和社会治理创新,推动视听新技术、新内容、新场景应用向基层下沉,不断延伸公共服务价值链,提升广电公共服务可及性与触达率,推动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三、新征程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新时代新征程,广电公共服务要主动对接融入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强边固边、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未来电视发展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呈现高清化、传播立体化、服务智慧化”的高质量视听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一体化建设。在标准化试点工作基础上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以政策、标准、规范引导各类主体投入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
二是统筹推进“十四五”重点惠民工程。坚持建管用并重,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统筹联动、督办检查、绩效考评,以重点工程实施全面推进新阶段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档增效。
三是加快推动智慧广电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以全国一网和广电5G建设为基础,加速广播电视网络IP化、光纤化、智能化改造,统筹推动有线无线、大屏小屏协同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准化服务。
四是综合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智慧广电+”服务效能,深度融入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产业扶持、消费帮扶,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多元丰富的教育、医疗等综合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五是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建设、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等资金投入机制,健全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强化长效化、常态化运维保障机制。
原文链接:http://gbdsj.nmg.gov.cn/ywdt/gdj_hydt/202210/t20221016_21492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