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夏天,一架波音747货机从旧金山飞往上海,载着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全部布景、道具、服装、音响及灯光设备。这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西方经典音乐剧,在上海大剧院连演21场,令许多中国观众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到,音乐剧是什么。
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国首演
2022年夏天,东方卫视综艺节目《爱乐之都》即将落幕,在荧幕上留下一个音乐剧万花筒。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在节目中说:“我相信,中国原创音乐剧有很多可能性,开创东方音乐剧只是时间问题;而在未来,上海,也一定能成为东方百老汇。”
过去二十年,是音乐剧这一舞台艺术形式在上海扎根、生长、枝繁叶茂的二十年。原版引进、中文版制作、原创音乐剧交替前行,许多音乐剧专业人才在这里成长,许多优秀剧目在这里诞生并走向全国,音乐剧产业链日益完善。
7月6日,《爱乐之都》最后一次录制,但故事并未结束:《爱乐之都欢唱会》即将在线下上演,经典音乐剧中文版和原创音乐剧作品蓄势待发,新的音乐剧专业剧场正在修建,更多的人才正汇聚到上海,音乐剧在中国的下一个二十年,正在开启。
《爱乐之都》参演演员们
从线上到线下,为音乐剧全产业链注入新动力
前不久,在《爱乐之都》上,音乐剧演员蒋倩如、丁臻滢、张会芳主演的《后妈茶话会》说唱片段短视频迅速“出圈”,不到 24小时点赞突破200万,观看次数超过5000万。
《后妈茶话会》里一段30秒的唱段,丁臻滢练了不下300遍。这是她第一次在音乐剧里演反派——白雪公主的后妈,也是她第一次挑战说唱。丁臻滢说:“我觉得《爱乐之都》最可贵的一点是,它可以通过剧目展示一个音乐剧演员全方位实力。在这个节目上,我不是表现丁臻滢,而是用丁臻滢的方式去诠释不同的音乐剧角色,这是音乐剧演员最厉害的地方。”
《后妈茶话会》
《后妈的茶话会》“出圈”,令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振奋:“用说唱的方式唱音乐剧,给大家一种新鲜感。我们正在创作嘻哈音乐剧《智取威虎山》,方文山加盟,希望能探索中国原创音乐剧更多的可能性。”
《爱乐之都》的收官,在马晨骋看来,是一个新的开始。借着《爱乐之都》的热度,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计划推出约1000场线下演出,形成矩阵,从上海辐射至全国。其中,十强选手和人气选手参演的《爱乐之都欢唱会》计划8月在上海首演,并开启全国巡演。此外,还有《剧院魅影》中文版、《伪装者》等在节目中有过片段展示的作品,都将在剧场与观众见面。
音乐剧《爷们儿》在《爱乐之都》呈现
告别《爱乐之都》舞台时,音乐剧演员郭耀嵘说:“我没有止步于此,我要回归舞台,回归剧场,给更多观众带来现场的音乐剧的魅力。”7月8日起,上海剧场即将大幕重启,许多《爱乐之都》的观众也期待着走进剧场,领略现场的魅力。
“《爱乐之都》的意义在于,为音乐剧全产业链的发展注入新动力。”马晨骋说,“它不光推介了一批音乐剧演员,也将幕后的音乐剧导演、制作人等推到台前;不光以世界经典剧目吸引观众,也推介了许多中国原创音乐剧。希望《爱乐之都》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上海扎根,做出更好的作品,让音乐剧成为响亮的上海文化品牌。”
中国音乐剧“三步走”,每一步都必不可少
回忆起20年前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引进,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将其形容为一场“破冰之旅”。“那时候,一部歌剧、一台话剧连演三五场已经很了不起了,大家根本不知道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悲惨世界》一来就演21场,闻所未闻。我们提前半年就开始预热,但第一周演出时,后面还有票子没卖完。可是演到最后一周,票就不够卖了,只能加座,过道都坐满了。可见在演的过程中口碑出来了,经典音乐剧的魅力抓住了观众的心。”
音乐剧《悲惨世界》
有了《悲惨世界》的成功,上海大剧院随后几年保持着每年上演一部经典音乐剧的节奏。2003年,《猫》演了53场;2004年,《音乐之声》演了35场;2005年,《剧院魅影》演了100场;2006年,《狮子王》演了101场;2007年,《妈妈咪呀!》演了27场……几乎一开始就把“巅峰”级音乐剧一网打尽。
音乐剧《狮子王》
令张笑丁兴奋的是,几部经典音乐剧的引进,在上海播下了音乐剧的种子,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我看来,音乐剧是现代舞台艺术形式中的集大成者,几部剧的引进,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商业戏剧的运作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培育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剧观众,促成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的建立,也推动了上海文化广场这个音乐剧专业剧场的建设。”
《妈妈咪呀!》中文版
原版音乐剧的引进打下基础,中文版音乐剧的制作也逐步开启。2011年,马晨骋参与制作的中文版《妈妈咪呀!》是第一部西方经典音乐剧中文版,在上海开启首轮演出。十年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引进了原版音乐剧《芝加哥》《摇滚学校》,制作了《周日恋曲》《面试》中文版,创作了《伪装者》等原创音乐剧。
音乐剧《伪装者》
在马晨骋看来,中国音乐剧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版音乐剧的引进,这个过程培育了市场、树立了标准;第二阶段是中文版的制作和原创音乐剧的制作,为中国音乐剧培养了许多台前幕后的专业人才;第三阶段是产业化阶段,人才培养、艺术教育、管理营销、衍生品开发等并驾齐驱,中国音乐剧进入系统化运转阶段,开始创造并经营自己的版权。
音乐剧《猫》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做自己的原创音乐剧。疫情发生以后我们的确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打磨原创,原创作品也有了更多让观众看得到的机会。希望等到市场真正开放的那一天,中国原创可以与世界抗衡。”马晨骋说。
打造“东方百老汇”,上海还需要做些什么
2018年之后,张笑丁明显感觉到,中国音乐剧市场进入了“快车道”。“郑云龙、阿云嘎等音乐剧明星诞生,本土制作‘井喷’,再加上疫情影响,海外引进剧目很少,给了中文版和原创音乐剧更多机会,许多剧目‘一票难求’。”
而张笑丁时时省惕的是,粉丝经济“退烧”之后,作品是否还有生命力?
入局的上海大剧院,近年来不断寻找优秀的音乐剧创制人才,参与制作和孵化新的音乐剧作品。今年下半年,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出品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将迎来首演。此外,上海大剧院和大麦Mailive共同打造的“新音乐剧孵化计划Fly Plan”已积累多部作品,其中一部《成为母亲》,最近已在美国完成剧本朗读。
“即使在疫情中,我们也从未停止过创作,我相信其他制作团队也是一样,大家都在利用这段时间沉下心来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这条路到底要如何往前走。”张笑丁说,“在大幕重启后,希望能尽快复苏,抓紧艺术创作、人才培育和市场引导。”
要打造“东方百老汇”,张笑丁认为,上海还需要更多音乐剧专业剧场。“‘演艺大世界’的集群效应正在形成。而不久的将来,西岸大剧院落成后,一个大剧场将被定位为音乐剧专业剧场。我相信,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需要更多更好的剧场,才能激活整个市场和生态。”
西岸大剧院效果图
马晨骋说:“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类似《爱乐之都》的尝试,跨出演艺边界,借助其他媒介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音乐剧;还要通过参与国际经典制作来培养、锤炼本土人才和优秀演员,从而进一步积淀出打造原创、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我们做的戏不仅是给上海人看的,也不仅是给中国人看的,是要给全世界的人看的。”
在他看来,上海要孕育“东方百老汇”,不是靠一部剧,一个剧场,还有赖于文旅产业的整体布局,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观众,不是美国的观众、英国的观众,是世界的观众。当上海有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的时候,才会真正催生‘东方百老汇’。”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cysc/20220712/67831797115d4869b62df4a8822d98d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