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上海市中心有一座开放式公园——静安雕塑公园,各个角落都摆放了当代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它也是市中心难得的闹中取静的地方,非常适合年轻人拍照打卡。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座公园中,还有一栋看似普通的石库门老房子,它就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郊县农民武装斗争的指挥部之一——中共淞浦特委机关。
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是一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一客堂一厢房的老式石库门建筑,建筑南、北、西外墙为红砖清水墙,东外墙为青砖清水墙,门头上造型集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2009年,经过规划部门和多方专家的讨论,对淞浦特委旧址进行了整体迁移——将建筑抬高50厘米后,从山海关路387弄5号整体平移至山海关路339号,并在之后对其进行了修缮和二次开发。在保护其历史价值的同时,赋予它展览和办公的新功能。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于1987年11月被评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
一走进陈列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写着“正德小学”的牌匾。那为何一个特委机关却挂着“正德小学”的牌子呢?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到处屠杀共产党员,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为了领导上海郊区各县农民进行武装斗争,于1928年9月成立了中共淞浦特委,任命杭果人为书记,陈云为组织部长,林钧为宣传部长,严朴、顾桂龙为委员。如何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开展革命斗争,就成为了淞浦特委负责人面临的首要考验。所以为了迷惑敌人,他们决定办一所小学,并将秘密办公地点设在了这座“正德小学”的校舍内。
这所小学掩护了党的许多秘密工作和被反动派通缉的同志,有时也作为会晤和会议的地点。后楼和灶头间就作为来沪避难或者有其他任务的同志们的临时住所。灶头间也进行了场景还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石库门建筑的特色。
淞浦特委成立后,在领导人杭果人、陈云、刘晓等人的带领下,在奉贤县庄行镇和金山县新街镇先后发动两次农民起义。这两次武装斗争给了豪绅地主有力的打击,也使国民党反动派极其惊慌。暴动后,除了一部分主要领导人撤回上海外,还有不少成员留在当地坚持斗争,为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留下了革命的火种。
中共淞浦特委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农民运动骨干。他们在以后的革命岁月里,有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的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淞浦特委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它的光辉历程给后人以启迪,也将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进!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qfc/20220915/7212bfa4f58247d7abe2b745cbea96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