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年会于8月25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年会现场
本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指示,助力加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特别是更好地“育新人”。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发言
当天上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在发言中表示,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重在守正创新,新闻媒体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所在,要提高讲故事的本领,善于引导舆论热点话题。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发言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在主旨发言中提出了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围绕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才队伍等方面,介绍了中新社近年来创新实践的有效经验。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沈卫星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沈卫星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策略、传播手段、国际传播等五个方面,分享了做好法制文化传播和法制新闻的理解。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发言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强调新闻报道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分清整体真实与局部真实,要准确、全面呈现真相,抵制夸大、扭曲事实。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发言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分享了对元宇宙的研究心得,提出把握未来传播的着眼点,从媒介历史演进的逻辑角度看待元宇宙是社会的深度媒介化的观点。
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发言
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角度,分享了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特点与成就、新闻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闻媒体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庆香主任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庆香主任对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样态和新闻叙事语体的变革进行了分析,并例举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所办的新媒体“接地气”的新闻叙事风格。
首届中国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年会下午会议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发言
当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在发言中表示,用全新的知识体系培养人才,根本性的创新路径就是实践。新闻学科虽然年轻,但底蕴深厚,是大有作为、大有前途的学科,未来一定能够成为支撑性学科。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发言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介绍了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表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对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提高教育质量,包括优化学生的培养体系,加强新媒体教育,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发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表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建立共建、共创、共享的产学研共同体的创新路径,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把产学研打通,进行跨界合作的创新实践。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更多是素质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表示,随着互联网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新闻传播受到技术介质、社交方式的影响,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发挥着各自作用。面对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生存环境、社会环境、舆情环境、学科等方面发生变化时,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学科本质的问题、真实的问题。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晓森发言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晓森从全媒体角度分析了数字化新闻产品及传播衍进路线,从“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传播”到“数字化服务”,以传播促服务、以服务促传播,并表示科技企业对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存在迫切需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周晨萌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周晨萌分享了学院数字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传播技术、数据分析、经贸知识,培育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建华发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建华分析了传媒行业所面临的新机遇。他表示,政策机遇、生产机遇、技术机遇、社会机遇、经营机遇、市场机遇,给传媒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趋势。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副教授张聪发言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副教授张聪围绕在线教育情境下的大量实践,介绍了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资源共享化、课程内容国际化、考核标准多元化、教学目标多元化、师资来源多样化等应对模式。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是中宣部主管、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新闻行业社会团体,2020年被全国社科办纳入首批重点联系的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社团,并且在首批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评估中荣获第一档,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新闻行业社团。本次年会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活动,旨在为新闻业界与学界搭建起一个新的交流服务平台,促进业界学界深入交流、探索创新、广泛合作、协同发展,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同时,也希望促进新闻业界与学界进一步联动,共同培养造就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李雪昆)
(本文图片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提供)
原文链接:http://gbdsj.gd.gov.cn/zxzx/hydt/content/post_40053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