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资讯 > 正文

上图东馆新尝试:邀读者一起“办”_文博资讯_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9-03     来源: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航拍的上海图书馆东馆.jpg

    8月16日上午,从上海图书馆东馆一楼大厅出发,30名预约读者开始体验这个全新阅读空间的第一次导览。戴上耳机,馆员张梦圆的声音清晰可闻:在动与静、游与读之间,上图东馆作出新的尝试。

    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的上图东馆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地上7层、地下2层,开放后可提供座位近6000个,满足每年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文化需求,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

    近两月开展多轮公测

    8月16日起的公测,每日开放“1000+”名额,包括1000名到馆读者和单独预约的阅读活动名额。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解释,“公测”,是游戏和软件开发所使用的语汇,对上图东馆而言,公测既是邀请读者提前体验各个空间、各项服务,同时也是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不断调试改进的过程。“8月、9月,在可允许的条件下,东馆会展开多轮公测,最后还会进行人流量的压力测试。”

    一楼大厅地面,上海本土艺术家申凡的作品《往来春秋》由报纸影像重叠而成,当具象的文字被时光消解后,留下段落和标点,直观表达了书刊中段落结构的形式之美。

    经过艺术装置《陪伴》,就能抵达三楼阅读广场。读者身处三楼阅读广场如同在树冠上眺望。因此,这里又被称为“漂浮在树冠上的玉石”。艺术家徐冰的装置“鸟飞了”,从中央方桌的“书本”里“飞”出。816个不同字体的“鸟”字,从印刷体向楷书、隶书、小篆一路演变。最后,远古象形文字的“鸟”,成群飞向窗外的树林。

  三楼阅读广场,816个“鸟”字从“书本”里“飞”出。.jpg

    公测期间,这片区域的200多个座位向读者开放精准预约。预约座位的同时,也能实现预约图书功能,扫码入座后,后台接收到借阅信息,将由特殊的“馆员”——服务机器人将图书送到相应座位。目前,东馆一楼、三楼各配备了6位机器人“馆员”。

    让读者多方参与建设

    导览路线的最后一站是七楼阅读广场。这里是各类阅读活动举办的大本营。率先与读者见面的是“诗经过我们的生活”特展,沉浸式书法体验区可以在电子屏上试写书法,《诗经》吟诵鉴赏区可以通过感应屏看到《诗经》的动态画面,听到《诗经》的吟诵。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来“尝鲜”东馆的蒋女士在这里停步许久。“孩子正好在学,这样的互动式体验可以感知《诗经》由吟诵而来的源头。”

    七楼另一个特色区域是新书展示区,呈现的是各家出版社提供的最新出版图书。公测中,已有十余家出版社率先入驻。

    导览路线走到终点,几乎所有读者都表示,还要自己好好看看、慢慢逛逛。“一个词形容——现代。”直奔家谱馆的戴先生说,他体验到的“现代”一方面是物理上的现代,即建筑、空间、硬件;另一方面是技术上的现代,比如,在家谱馆的座位坐下,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看到家谱查询界面,“不用掏出读者证”。

    二楼“按需打印体验空间”引进了中文名为“新图灵”的POD打印设备,在国内图书馆,这是首次。除了传统图书馆的文印服务,还能为读者提供按需打印的特色服务——你可以在这里打印、制作属于自己的“书”。陈超介绍,去年开始,上图通过各种方式让读者参与东馆建设。比如在淮海路馆大厅举办过家具试用,邀请读者体验与选择。如今,东馆的桌椅、沙发就吸纳了当时读者提出的建议。“希望更多读者参与设备调试和服务设计的过程,让东馆越来越接近市民的期待与需求。”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wbzx/20220823/dd6fb0b2804d4c6b952813c96fc696f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