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资讯 > 正文

这部以上海嘉定人为原型的方言话剧即将上演_各区风采_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9-03     来源: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由上海锦辉艺术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联合出品的方言话剧《51号兵站》携手主创阵容及主演,近日亮相发布会,共同揭开这部红色经典话剧的精彩看点。

    改编自刘琼导演的同名经典电影,《51号兵站》以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真实事件为原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滩各方势力盘踞,地下党为支援苏中根据地运输军需物资,与敌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剧中“小老大”的原型盛慕莱为嘉定人,出生于1908年,既是一位爱国志士,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热心于教育,任职多年,颇有建树,曾担任黄渡小学校长,把这所学校办成了当时淞沪地区的一流学校。1934年,年仅26岁的盛慕莱被推举为黄渡镇镇长。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盛慕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变卖家产,筹集资金,不顾生命安危,多次机智勇敢地冲破层层封锁,在财力、物力上支持新四军,被誉为“反经济封锁斗争中的尖兵”。

    这段经历就是《51号兵站》故事的来源,剧中主人公梁宏就是以盛慕莱为主要原型。2007年石晓华编导的纪实片《地下交通线》真实再现了这段历史。1949年4月,盛慕莱在国民党的策反行动中不幸被捕,牺牲于上海解放前夜。这位在黑暗动荡年代奋勇前行、为新中国成立奉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者,用他的智慧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悲壮的乐章,激励人们为理想奋斗。

    铭记历史、致敬经典 重量级主创倾力打造

    上海曾是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文化中心。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方言话剧《51号兵站》特别将首演日定在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77周年的9月2日,以铭记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方言话剧《51号兵站》总顾问、电影版《51号兵站》中主人公“小老大”的扮演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梁波罗先生也亲临现场,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个甲子过去了,看到‘小老大’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我非常激动。”梁波罗先生介绍:“透过这个角色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党的地下工作者的机智与勇敢,更是那个特殊时代千千万万为中国解放事业奋不顾身的共产党人的缩影。期待方言话剧《51号兵站》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自1961年首次荧幕上映之后,《51号兵站》的故事屡次改编成不同影视版本,其中2006年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版本更是荣获“2007年南方盛典年度最佳电视剧奖”。

    “梨园三兄弟”再聚首 全力以赴、海派呈现

    提到王汝刚、关栋天和孙徐春,可谓是沪上家喻户晓的“梨园三兄弟”。通过30多年前第一届上海市优秀青年演员讲习班的机缘而熟悉起来的三位艺术家,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他们数十载的梨园情谊,更令人羡慕不已。

    此次三兄弟通过方言话剧《51号兵站》再聚一堂携手呈献舞台之作。出品人孙徐春表示,正是因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这个题材的极度认可,两位好兄弟才会毫不犹豫、鼎力支持。

    为更真实更贴切地再现这段上海的往事,方言话剧《51号兵站》大胆启用话剧演员与滑稽戏演员的合作,采用话剧融合海派艺术的呈现方式,加入20%的方言特色,其中包括上海话、宁波话、四川话等不同语言特色的呈现与碰撞。

    此次方言话剧版的《51号兵站》在原版精简的故事上做了大量的延展,在保留故事内核的前提下,于细节上做了更多的扩充,在叙事上更加丰富饱满,拉近了不同年龄观众与这段历史的距离。

    “虽说这不是首次尝试,但这样的结合与这部作品适配度极高。”出品人孙徐春补充道。“这部作品作为红色经典,一定要海派呈现,所以滑稽戏演绎的方式就非常恰如其分地把喜剧元素点亮了。两种演绎方式在这部作品的融合,加上优秀的话剧和滑稽戏演员,大大提升了舞台效果。”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qfc/20220823/d0a1a9d5b33b4725bdf68834996617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