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北路2056号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被评定为2023年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作为重要的市级历保和文保建筑,“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坐落于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是由虹口区、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长远文化集团、工商银行上海虹口支行联合打造的新型城市文化综合体。书局由内山书店旧址、前新华书店山阴路店和周围空间贯通后修缮改造而成,共上下三层,将原来仅100余平方米的内山书店,扩展为800余平方米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作为四川北路沿线的重要文旅地标,将以赋能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为重点,持续打造新时代人文交流、市民议事、国内外文化传播交流的平台。通过升级改造,书局除了图书展示和阅览空间,还引入文化体验和咖啡休闲空间。
目前,一楼包括内山书店原址、“引玉集”和“南腔北调集”三个空间。内山书店旧址是1927的原点和初心,陈列着不少老物件。“引玉集”空间取其“抛转引玉”的寓意,借用鲁迅编选的中国第一部苏联版画集《引玉集》之名,以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中日文化交流的文本资料以及书店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为百年老店注入本土、新鲜的血液。“南腔北调集”是咖啡店与花店的集合地,在这里可以买到限定特饮“朝花夕拾”和“社戏”。
二楼被划分为“而已集”和“集外集”两大空间,作为书店主要的经营区域,二楼为读者提供社会科学、哲学、美术、艺术、文学、影视等门类的精选书籍。三楼的分布别具一格,“华盖集”“三闲集”分别坐落于书局两侧楼道的尽头,一大一小,一边严肃一边活泼。
作为内山书店曾经的店主,内山完造与不少文化名人都有过很深的交往,其中就有为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先生。书局以传承和发扬鲁迅精神为重点,打造“大先生的会客厅”品牌项目,推出“文房知史”红色学史活动、“一期一会”阅读交友活动、文化讲座和日语读书会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将历史融入当代城市生活,赋予书局以新时代文化发展新功能,也让这里成为文化现代服务的新型实践基地。书局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舒适的阅读和休闲环境,更成为进步文化运动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来这里,回忆往昔,领悟文化,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周边打卡推荐
鲁迅故居:上海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是鲁迅生前的最后寓所。鲁迅故居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住宅,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鲁迅在这里会见过瞿秋白、茅盾、冯雪峰和A·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内山完造等中外人士。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
拉摩斯公寓:1930年,鲁迅经内山完造的介绍,携夫人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曾经在这栋公寓里居住,鲁迅在这里的3楼居室里发表了著译作品大约170多篇。我们熟悉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论第三种人》《友邦"惊诧"论》等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景云里:景云里建造于1925年,鲁迅搬来的时候,这里刚刚落成不过两 年,房子应该比徐阿姨看到的还要新。不过鲁迅看重的并不只是这点,当时刚刚从广州移居上海的他,更在意的是邻居。原来,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当时也住在景云里,而且周建人还告诉鲁迅:他的邻家还有叶圣陶和茅盾。有那么多熟人,难怪鲁迅很快决定搬来——鲁迅10月3日才刚到上海,5天后就搬来景云里,而且一住就是2年多。就在景云里小小石库门内,鲁迅用一杆"金不换"的毛笔,一扫海上文坛的媚俗之风;热血青年柔石,也拿出了被鲁迅先生所赞赏的,堪称中国早期写实主义杰作的《二月》;而名传青史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正是在这里酝酿而成的。
实用指南
地址:虹口区四川北路2056号
开放时间:10:00-21:00
交通信息:
地铁:8号线虹口足球场站6号口步行901米,10号线海伦路地铁站7号口步行991米
公交车:甜爱路四川北路公交站步行166米,四川北路山阴路公交站步行78米
自驾:虹口区四川北路2056号(停车可至距书局75米处宝华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
活动信息:请关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whlyj.sh.gov.cn/gqfc/20240828/c93b4408b6ee4268a338c0c794a29a0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