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被爱书人称为“文化黄金周”和“城市阅读嘉年华”的上海书展开幕了。前些日子,家住五里桥街道的老邱早早来到上海书城线下购票点,一口气买下了8月14日至20日连续7天的书展日场票。买完票在书城逛上一圈,老邱说下午还准备去家门口的“阅空间”自助图书馆泡上几小时。
年过70的老邱戴着红色棒球帽,看起来精神矍铄。年轻时就捧读《资治通鉴》的他,是位不折不扣的书迷。“读书可以让人变得更年轻,更宽容,更有修养。”老邱说,跟从前相比,读书这件事已经变得大大不同了。
老邱这番感叹,在很多爱书人口中也得到了验证。如今在黄浦,不分时间、无惧方式、不设围墙,“目所及处即阅读,心所想时皆书香”。
24小时:阅读,不分时间
夜幕低垂,福州路上的黄浦区图书馆里灯火通明,有人捧着电脑埋头工作,有人在书架前细细挑选,更多读者择一角落安静地看书。晚上9点,住在附近的汤琪背着书包风风火火赶来,照例选了她熟悉的老位子,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
“我从小在黄浦长大,小时候就常来福州路逛书店,自从黄浦区图书馆城市书房开放后,经常下了班就会来这里看看书。”汤琪说。
黄浦区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堪称上海市中心首家,也是福州路上唯一一家24小时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
“我们图书馆在2020年启动了修缮工程,2年后焕新开放,每天开到晚上8点半。”黄浦区图书馆馆长张青说,“当时就在想,福州路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华文化第一街’,需要一间24小时城市书房,通过延长阅读时间,满足周边居民、白领的夜间阅读需求。”
2023年的世界读书日,福州路上亮起了这样一盏不再熄灭的文化之灯。走进这70多平方米的城市书房,原木风的装修风格营造了自然而质朴、内敛而平和的文化格调;暖色系的灯光、座椅书架,则烘托出温馨而舒适、放松而愉悦的书香氛围。这里摆放有3000册左右的书籍,并设有24小时的自助借还机满足读者借阅图书的需求,同时备有充电接口等硬件设施以满足读者学习、自习、小憩等需求。
据张青观察,24小时城市书房开放一年多来,吸引了大量读书爱好者、大中小学生以及上班族。尤其在夏天,一到晚上8点半,城市书房更是“一座难求”。有位读者曾告诉张青,她以前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到图书馆都是急匆匆地阅读,现在24小时开放的城市书房让她能放松身心享受阅读,并且这里的灯光、椅子都非常舒适,她可以长时间泡在图书馆也不觉得累。
在黄浦,24小时常亮的“读书灯”何止这一盏。
5年前,家住五里桥街道的孙女士以“豌豆妈妈”的名义给街道图书馆留下一封信,信中写到,她喜欢看书,也想让孩子多读书,可是因为上班的地方很远,每晚回到家时,街道图书馆已经关门了,“借书还书,只能周末抽空去,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能否延长些?”
这封信,第一时间被转交到五里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张炜玮的手上。接下去发生的事情,让社区里很多像“豌豆妈妈”一样的爱书人喜上眉梢:一个24小时开放的“阅空间”自助图书馆在瞿溪路1196号正式开放。
“‘阅’与‘悦’同音,我们希望这里成为居民享受读书乐趣的‘悦空间’。”为了创办这个“悦空间”而跑细了双腿的张炜玮介绍,居民在门口刷身份证或上海图书馆的读者证,就能进来;离开时,在感应装置上站两秒钟,玻璃门便会自动打开;空间里设置了成人和少儿专柜,书籍门类可以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阅空间”还与上海图书馆的系统联网,对图书进行智能化管理。在这里借阅的书,可以和其他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也可通过上海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续借。
“上班族早出晚归,以前只能在周末去图书馆借书,现在下个楼就能借,方便多了!”家住瞿溪路居民区的“加班族”小张,在小区微信群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读书会:把书香从读者身上散得更广
一个人阅读,或许只需要一本好书,一杯香茶。当一群爱书人以阅读之名聚在一起时,思维的碰撞,让书香从一个个参与者的身上,飘向更远。
2014年2月15日,作家王安忆与孙颙的对谈“让过去告诉未来”,宣告一个新的公共阅读活动品牌——思南读书会正式诞生。
一开始,策划团队还担心来的人比较少,结果到了现场,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下了。活动开始前一小时,思南文学之家就排起了长队,现场座无虚席,很多读者全程站着听完了讲座,更有人索性席地而坐。
就这样,一个为读者、作者、出版人搭建的对话平台,在这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诞生了,开启了思南与阅读的十年长跑。445期,1700位中外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士,80000余名读者,共赴一场又一场文学盛宴。
年过七旬的许树建就是这八万分之一。他与思南读书会的结缘,还要追溯到2014年3月29日下午。“我偶然经过思南文学之家,屋外下着雨,屋里亮着灯。推门入内,那是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读诗会。”
本是溜达过去看看的许树建,就这样“入迷”了。每个周六都会举办的读书会,许树建几乎一场都不落下,并在一年后成为思南读书会的第一位年度荣誉读者。
许树建说,“思南读书会是我心中向往的大学。”每周三,看到读书会的预告,他马上下单购书,并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做好“上课”前充分的预习。每周六下午,他怀揣问题去听课,心中笃定,理解深刻,用上海话形容“越听越扎劲”。在他看来,思南读书会就像是修大学文学课程,上课的老师虽然一周一换,“但是收获比大学还大,因为老师的学问都是上海一流,中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
对求知若渴的许树建而言,人生的大学,不止这一家,每周一,他还会出现在上海首家女性主题书店——馨巢书屋,与书友们共同精读文学巨著《红楼梦》。
第一期《红楼梦》精读会诞生于2021年6月14日,当时馨巢书屋刚开不久,创始人王霞总是把“一座城市需要一家女性书店”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在她心里,《红楼梦》就是一部真正站在女性视角上写的书。怀揣着“逐字逐句把120回全部读完”的愿望,《红楼梦》精读会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开始,到底怎么读、谁来领读、读什么,王霞也纠结过一阵子。随着像许树建这样有经验的志愿者和读者的纷纷加入,精读会渐入佳境。每期活动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书友中有上班族、创业者、退休职工、退休教师,书友担任领读人,大家分享读书心得、交流赏析感悟。因为在馨巢书屋的读书会上,读者才是主角。
读者曼乔,给王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精读会第八期加入后,曼乔几乎没有缺勤过。但最初谁都没有想到,她的执着多少却源自家庭的困境:曼乔的父亲是位中学语文老师,非常爱读《红楼梦》。当时她父亲病重,对生活的信心不足,整个家中的气氛也十分沉闷低落。曼乔之所以来参加精读会,就是想把从这里得到的感悟和观点带回家中,与父亲及兄弟姐妹一起分享。一段时间后,曼乔悄悄告诉王霞,经过积极治疗和家人的读书陪伴,父亲的身体日趋好转。
“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整个家庭,书籍的影响真的是超乎想象。”发生在曼乔家庭中的故事,让王霞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通过读书会推广阅读,赋予更多人生命中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当下处境的能力。”
如今,书友们逐字逐句精读《红楼梦》的功课已经完成,王霞又萌生了新的愿望——十年读三轮。“所谓生命绽放,不就是在阅读中获得滋养与启发吗?然后再通过共读交流的方式,将更多乐趣传递给身边的人。”
书店:围墙里的全新方式和围墙外的破圈
无论怎样谈论阅读,上海书城一定是那个绕不开的话题。去年10月28日,上海书城的大门凭借着“以书为城”的理念向公众重新打开,人们发现,除了有序摆放的10万余册图书可供阅览、选购外,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活正迎接着他们的到来。
前不久,来自土耳其的上海纽约大学学生童德思,在上海书城欣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英语脱口秀表演,逛书店、品咖啡、看演出,这场上海“标志性书店”之旅让他印象深刻,“这里的文化气息非常浓郁,从买书、品茶、约咖啡,到看演出、观展、参加各类工作坊和活动,既综合又现代。”
这和上海书城设计师俞挺最初的设计定案不谋而合:上海书城应该从一个书店变成一个以知识分享为平台的、具有诸多应用商业和社交场景的文化综合体。“这个文化综合体是个具体而微,抽象的垂直城市,一个理想主义的上海。它成长于旧的书城,并不割裂历史,但以书为新城。”
如今走进上海书城,沿着自动扶梯盘桓而上后,看到的是用书架围合的 16 个屋中屋,藏着脱口秀剧场,作家书房,养生课堂,美术馆和咖啡馆。穿过两侧的书架后,有简餐、茶馆、艺术家具店、礼品店、文具店。俞挺说,当他带着别人一层层沿着街道经过建筑、中庭、天桥一直走到顶层,听到最多的感慨是——“这才是一次文化的city walk,这就是以书为城。”
不只是买书、卖书和读书,俞挺还在上海书城创造了一种有分寸的、抽象的具象,来提供各种阅读的可能性和想象。“我用象征主义的方法来创造立面,书城的外观是由无数册书脊堆叠形成的,书脊里面的纹路构成了最能代表上海的一种经典的现代化象征——‘万家灯火’。你能够在这个图案里面隐约地阅读出浦江两岸的变化。过去的外滩和代表现在的‘上海三件套’和东方明珠,以及更远的能代表未来上海的想象。”
俞挺的设计“野心”由此显露无遗,就像外滩万国建筑群、衡复风貌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一样,“我希望书城本身也是可以被阅读的。”因为“建筑可阅读”正成为大阅读时代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和需求,跟书籍一样,让城市经典建筑“开口”讲故事,也能唤起人们心中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共鸣。
如今上海书城重装回归已有大半年,每天有1万人次的涌入,而这个数据是全上海80%的商场都想要的。上海书城运营总监杨洁谈到,书城在改造时就提出了“方寸悦读之地,无界智慧之城”的理念,“分设在各个楼层的咖啡厅、特色餐饮、文具店、潮玩馆,赋予了上海书城色彩饱满的新‘皮肤’,让上海书城不再仅仅是购书、读书的地方,更成为一座综合性的文化消费‘新城’。”
当书城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文化地标”的特色时,黄浦的书香还从一间间实体书店飘向更广阔的公共文化空间。
拆去了围墙的“书店”是什么样子?去年秋天起,依托上海旧书店等传统实体书店优质资源,苏州河畔樱花谷举办了“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四季以来,不仅吸引了一批曾经文庙旧书市场的老读者专程前来打卡,也成为周边年轻白领的淘书圣地。
李祖新,第三季旧书市集的第一位读者,也是第二季的最后一位读者,从未缺席过的他,每一次都收获颇丰。他在留言本上郑重其事地写下寄语:“愿‘淘书乐’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又一个亮点,又一张名片!”
“为书籍寻找读者,为读者寻找书籍。”这正是定期举办旧书市集的意义。对读者来说,旧书有优惠的价格、寻宝般的惊喜。通过这样的市集,旧书流通起来了,读者流动起来了,阅读循环起来了。
苏州河畔有桥、有建筑,而今更增添了一份有书的温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城市与书籍间密不可分的深厚联系。而放眼整个黄浦,以全区丰富的历史建筑、特色街区和实体书店等物理空间作为全民阅读的功能载体,一个融入城市空间、赋能城区发展的“城市书房”体系正越来越清晰。
原文链接:https://whlyj.sh.gov.cn/gqfc/20240819/5970ae3343a24a38a9800a6124b902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