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法制 > 正文

与时代同向,与创新同行——上海电视节发布“2024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     作者:佚名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发布暨数智赋能影视新价值论坛”在上海圆满举办,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发布了“2024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主要内容,全面展现了新征程上视听新媒体年度发展成果,分析创新经验、展望发展前景。现将发布报告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迈步新征程,中国视听新媒体按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成绩斐然。2023年,党的声音在互联网主战场传播更广更深;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等精品佳作不断涌现;短视频、网络微短剧成为内容出海和开拓全球市场的新兴力量;生成式人工智能、VR、虚拟制作等新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视听新媒体正在从全面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中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

  第一、聚焦重大主题宣传,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坚持把核心宣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风采,深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据统计,2023年,国家广电总局“首屏首推工程”获得了超过202亿次播放量,以有力声势奏响了时代强音。浓墨重彩做好主题主线宣传,围绕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活动和重大战略部署,强化主题宣传创新,以丰富多彩、协同共振的全媒体传播精品节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互联网思维推动下加快生产关系变革、生产要素重组,促使资源配置的重心加速向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移动端倾斜。重点建设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推动广播电视主力军深度挺进互联网主战场。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联盟100家成员单位共发布63.4万条原创内容,总粉丝量达18.8亿,总阅读量近40亿次,广电新媒体“联合舰队”凝心聚力,宣传力、影响力有了大幅跃升。

  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进入 “提质升级”建设期

  据统计,2023年,网络视听市场整体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约为1.15万亿元。营收方面,纳入广电统计的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7795.45亿元,同比增长16.57%,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过半;市场方面,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存续企业共有66.08万家,涵盖了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几大领域,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在扭亏为盈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网络视听有关业务营收增长迅速,多类型收入同比均有增长,整体发展态势积极向上。

  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多新增量。当前短视频与直播已成为网络视听消费主渠道。据统计,2023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4%;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1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4.7%;在这样的生态下,生产和消费市场前景大好,“网红经济”蓬勃发展,作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平台、内容服务将成为网络视听下一步的增长点。

  第三、多元展现时代风貌,精品节目矩阵已成规模

  2023年,主要长视频平台作品存量已达12万余部;网络音频、网络音乐总作品量超过2.7亿个。全年新增互联网视频节目11291.87万小时,互联网音频节目7968.55万小时,短视频54746.26万小时,以丰富的视听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网络剧方面,题材多元、视角独特,强调生活实感,展示了行业创造活力和大格局意识,整体量稳质升。网络电影方面,以小切口展开叙事、以小人物呈现时代,在官方机构、传统媒体的深度参与下展现出更多时代特征。网络综艺方面,涌现出一批以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体能竞技等为题材的新节目,在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并重的创新下掀起了新的热潮。网络动画片方面,改编动画尤其是漫改动画数量品质均有提升,新技术融入节目制播,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网络音频方面,多视角关注现实生活,在教育文娱领域贡献了强大的声音力量。

  第四、“文化+科技”创新应用,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

  新技术丰富了内容生态。在内容开发环节,可以浓缩提炼文本内容,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在内容制作环节,以特效功能和创作工具,降低内容创作门槛。在内容宣发环节,虚拟拍摄、实时渲染、数字建模等新兴技术创新内容表现形式,为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的观看体验。

  新技术助推了产业升级。制作方面,以智能工具提升了协同工作效率。播放方面,加快了超高清视频规模化应用。场景方面,借助物联网与车联网技术以及屏幕终端,打造出的智能家居与车载娱乐生态体系提供了更多想象与发展的空间。确权方面,全域数字资产保护及交易平台等为视听作品网上确权、交易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五、制度建设更加完善,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推进制度建设,深化规范网络剧片内容创作生产秩序。推动实施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制度,逐步实现重点网络剧片发行许可全覆盖。健全网络视听内容管理制度,制定关于网络主播、游戏直播、网络直播打赏、线上演唱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内容安全管理,出台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将内容审核“8关”固化到具体要求中。

  二是强化行业标准化建设,对新技术新业态加强规划引导、评估管理。发布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推动行业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与相关单位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形成“未来产业”发展合力进行规划引导与评估管理,有力推动了新业态高质量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网络视听平台主体治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落实网络视听平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持证网站、备案平台和影视节目制作机构纳入日常监管。强化对广播电视所属新媒体平台和账号的统筹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深化对新兴平台业务的登记管理、评估审核。开展多次多项专项治理检查,有力维护视听空间风清气正。重点聚焦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1.92亿IPTV用户实现开机看直播,对互联网电视/网络盒子感到满意的用户占比达89.2%。

  第六、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效能稳步提升

  网络视听已成为国际传播的主力军主渠道。广电新媒体以省级广电为主力,通过在YouTube、Facebook、TikTok等平台上建立账号,“借船出海”实现了对海外主流用户的广泛传播。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主要长视频平台和抖音、快手等主要短视频平台通过“造船出海”,推出国际版App实现海外的落地覆盖。短视频、网络短剧、微短剧等成为内容出海重要载体,在海外年轻人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另外,多类型的展会、论坛、大赛,以及产品、平台出海等联合形式也有效促进了交流互鉴,塑造了国际舆论话语权,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依托视听新媒体更好“走出去”。

  第七,迎难而上,正视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视听新媒体面临着一系列经营压力。面对用户增量“见顶”,前期资金投入过高和亏损积累等问题,行业的良性经营更需开源节流、转型升级。内容生产存在“高原不高”“高峰较少”的现象,对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体作品质量和精品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相对薄弱,要在企业自身的研发应用和行业协同共建上下大功夫,尽早达到“领跑”世界的技术水平。国际舆论话语权建构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亟待进一步扩大视听新媒体的海外用户规模,提升在地化传播水平,在以西方话语为中心的国际舆论环境中突破障碍,扭转形势。

  第八、坚守使命,创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一是积极发挥主动性能动性,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做好领袖宣传,推动“头条工程”“首屏首推”工程不断创新创优,着力提升整体宣传效果。坚持“讲思想”和“讲故事”相结合、“树形象”和“树人格”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视听精品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围绕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与广电新媒体形成宣传合力,做到网络视听平台协同、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在全网多端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二是多层面丰富优化精品内容供给,创作传播好优秀作品。积极融入各类重大主题创作,主动加强选题规划,树牢精品创作意识,完善好精品创作矩阵。聚焦“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创作传播工程、计划,持续推出一批经得起人民和市场考验的经典作品,放大微短剧创作传播效能。积极发挥网络视听文艺评论的引导作用,助力网络视听精品“出圈”。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数智化转型和产业迭代。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不断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应用,深耕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打造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闭环。树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理念,使“AI”成为视听新媒体转型发展的“标配”。推动平台收入向构建新经济、新消费业态拓展,不断构筑新型产业生态。

  四是进一步加强“以技术管技术”治理能力,有力维护清朗空间。不断完善覆盖全网的视听监管体系,增强监管能力,加大违规账号查处力度。提前布局新兴技术形成的监管薄弱环节,切实建立覆盖全链条各领域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大力增强“以技术管技术”的治理能力。

  五是创新扩大产品和服务出口,打造多元国际传播新格局。用好独特的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优势,配合重大外交活动和外宣外援工作,打造高质量的配套宣传。积极发挥自身网感化表达、社交化应用优势,强调本土化落地和年轻态表达,打造海外传播特色产品和品牌,形成“内容、模式、平台、服务”多元出海的新格局。以高水平作品巩固海外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中国视听国际影响力。


原文链接:https://gbdsj.nmg.gov.cn/ywdt/gdj_hydt/202406/t20240627_25308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