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目标,首要任务在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纲要明确,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高于全国平均增长,GDP年均增长8.5%,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
中高速增长,是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质量提升、效益优化的增长,是更加追求综合实力的增长。支撑这一速度,须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培育新供给,形成新动力。
大项目,做大做优增量
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层次,延伸产业链、壮大总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产值规模均超万亿元。
——摘自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产业结构调优,主导产业首先要优。对福建而言,实现优的核心,在于做大做优增量。
好的增量哪里来?从大项目里来。大项目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升级版的助推器。
现在,主导产业在建大项目不少。京东方8.5代面板、联芯国际集成电路、华佳彩高世代面板、古雷炼化一体化……都将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产能,见到效益。论体量,个个都是“巨无霸”;论品质,个个亦是“优等生”。
就说京东方、联芯、华佳彩这几个电子信息项目,它们将在“十三五”期间改变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长期“缺芯少屏”的旧格局,强健产业“体质”。
“福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八位,居上游,但水平仍处中游。”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认为,“只有通过抓好一批龙头项目建设,补齐关键基础材料与基础元器件短板,才能解决好‘缺芯少屏’这一痛点,快速实现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
两岸合作的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投资355亿元建设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项目,则将为福建石化产业启动新的发展引擎,助力福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大项目的效应,不仅在于其本身的量和质,更在于对产业链延伸、产业群集聚的引领和带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茂兴教授说,“一定要围绕大项目,做好产业链的精准布局,延伸拓展一批关联性强、对补齐产业链具有关键作用的配套项目,让大项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技改,改造提升存量
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工业强基、“机器换工”、质量品牌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等行动,广泛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转型,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变,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和可靠性。
——摘自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增量,做的是外延式加法。但对传统产业体量庞大、优势突出的福建来说,新供给、新动力同样少不了做好存量的内涵式加法。
做这道加法,最直接的思路,就是技术改造。
“十二五”期间,全省滚动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2678项,总投资8361.75亿元。据测算,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7629.8亿元。
新技改如何更精准高效?
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关键是抓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三大方向和工业强基这一基础。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通过发展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的产业体系;转型服务型制造,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工业强基,则应支持企业加快研制开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重点突破制约我省整机发展的液压元件、铸锻件、轴承、紧固件、核心芯片等瓶颈。
围绕这些主要方向,今年,省经信委已筛选首批513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2156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3600多亿元。“瞄准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关键环节,技改就能够成为传统焕新的捷径。”该负责人表示。
晋江华宇织造有限公司依靠一套经编间隔织物自动断线检测系统,实现脱胎换骨:坯布合格率从80%跃升到95%以上;每名员工原来管理2台经编机,现在管理20台;每年节约5000万元成本。“全省现有经编机超过10万台,未来要是都能完成智能化改造,对纺织业绝对是划时代的变革。”董事长柯文新认为。
二+三,生产服务融合
加快推进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
——摘自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当前,福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仍然不强,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供给水平偏低、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制造业高层次需求。
“福建二产占比超过50%,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还要靠工业、靠制造业。因此,首先要加快推进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特别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朱四海说,比如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厦门,着力点应放在金融、信息、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上,支撑全省工业化进程,而泉州的制造业,则要做好设计和市场营销,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纲要还提出,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作为一家环卫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龙马环卫如今向下游环卫服务延伸, 开启“环卫装备+环保服务”双翼战略,打造环卫领域综合性一体化方案供应商。“类似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将是未来二三产融合的重要方向之一。”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上述负责人说,发展服务型制造,实现“产品+服务”的新供给,能有效拓展价值增值空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融合的过程,同样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成为经济新支撑力量的过程。其中,根据纲要提出的目标,物流业、金融业就将在未来五年培育成为新兴的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超过3000亿元、3200亿元。(谢贤伟)
原文链接:http://gdj.fujian.gov.cn/gkai/zcjd/qtzcwjjd/201604/t20160429_42012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