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传承”评论员文章《文化生命力》
《行走天下——青海》第六集《传承》,导演带我们走进青海大地,了解民族文化,感受高原民族文化的魅力。
导演的镜头下,蓝天白云,无尽的绿色铺陈出一幅壮美的画卷,这就是青海草原。广袤无垠的草原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绿得深邃,绿得纯净,绿得赏心悦目。青海省同德县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豆拉,努力寻找、挖掘并宣传他们家乡的藏族文化。
这里的歌声,如同高原上的雄鹰,翱翔于雪域之巅,穿越时空的长廊,将千年的故事、生活的体悟和点点滴滴的情感,以最质朴、最深情的方式流传。在心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牧人赶着羊群牛群悠然自在,歌声随风飘荡,那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信仰的虔诚。那些源自生活深处的词句,仿佛带着阳光的温度,如雪山圣水般纯净,牧民们轻轻吟唱,化作无形的力量,滋养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这里的牧民们如此重视这份文化的传承,拜访十分有天赋的藏族小歌手李毛叶的父亲和奶奶,帮助李毛叶找最好的音乐老师。老师以亲身示范,将藏族山歌的技艺、情感的表达、文化的理解,一一传递给年轻一代。歌声里藏着人们的欢笑、泪水、祈祷与祝福,生活本是酸甜苦辣,数不尽的滋味,草原人是幸福的,他们面向辽阔大地,用歌声诉说。述说着高原草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旋律纯净纯粹、辽阔豁达,歌词更是富有生活质感。我想起了电影《音乐之声》的画面,记起了近乎一样的歌声,很美很动人。这就是民歌文化传承的力量,是时间无法磨灭的灵魂之声。
镜头切换到泽库县和日石经墙上,坚固牢靠,经久不衰。石板上刻有数量庞大的经文,字数在2亿以上,工匠一刀一锤,呕心沥血,传承千年,石魂咏叹。画家,歌唱家,表演家,书法家……常有耳闻,但是石刻艺人很少见,石头,作为大自然赐予青海的礼物,成为古往今来艺术家们挥洒灵感、记录历史的载体。他们以石为纸,以锤为笔,心手合一,在坚硬的石头上刻出细腻的线条,各种各样生动的形态。将对生活的感悟、对信仰的坚守、对艺术的追求凝固在石刻之中。尽管现代科技机器极易实现,但这些石刻艺人依然坚守手工技艺,用指尖的温度守护着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匠人手中化为文字与图案的载体,串联起世代相传的故事,诉说着民族的兴衰变迁。慢功夫里有智慧,一块块雕刻了诗行的石头,在风霜雨雪中屹立,在寂静无声处述说。佛陀、菩萨、护法神威严而慈悲的形象在石壁上栩栩如生,展示了藏传佛教与艺术美学的高度融合。将信仰与美学糅合在一起,然后用石刻艺术表达,简直是神来之作。我尤为喜欢安妮宝贝对佛学的诠释:佛学它首先是一门高级的宗教哲学,训练人的思维,重组人的内心结构,它又高于哲学。敬畏和尊重某种宇宙的秩序和力量,对此小心翼翼,毫无杂念的重复某一举动并训练自己,调和这颗充满傲慢我执的刚硬的心。青海,这片位于世界屋脊的神秘土地,一碑一石,字里行间都是信仰的力量。当今世界历经快餐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快节奏,浮躁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有种哲学概念,慢就是快,让一切在有序的思考中发生,积淀久了是有厚度的,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在记录记载地域文化方面,它的传承意义伟大。今年年初,我也不由的爱上了陶瓷雕刻,泥土塑形,有机会有时间静静的,静静的沉在泥土的气息里,浸在思考和创作里,慢,却能感受到生命是真实的。如有一日,能到摄制组拍摄《传承》之地,学习刻几个经文的字是无比幸福的。
射箭骑马对于草原牧民是祖先传承下来的基本技能,是生活的亲密伙伴。《传承》的记录里,还有一幕稀奇的工匠文化——尖扎传统牛角弓制作。几个兄弟朋友坐在阳光下,悠闲自在地撕着一片片一条条牛筋,诉说着昔日的故事。他们深谙万物有灵,珍视大自然的馈赠,用什么料,用多少,刚好具有极佳的弹性和耐久性,赋予弓箭强劲的张力和精准的弹射力。完成了制作的弓箭,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经过“试射”的洗礼。他们心怀敬畏,屏息凝神。弓弦拉满,箭矢离弦,直刺靶心。那一刻,弓箭与射手合为一体,人弓合一,那是对生命力量的崇高致敬。弓,就这样成为了草原文化的重要象征,草原人的弓,是草原之魂,是草原人与这片土地永恒的约定。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大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中国继续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古老文明,呼吁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强大为源远流长。追随《行走天下——青海》了解我们不知道的青海高原文化。
(独立文艺评论人:戴玉)
原文链接:http://gdj.qinghai.gov.cn/content/6630b4783fdee115cb8f5c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