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墙、山花到柱式、马赛克图案,从建筑风格到百年来空间变化,从曾经的“中国最好公寓”到流传至今的住客传说,今年100岁的黑石公寓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在时间里的沉淀,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历史风貌与文化记忆。
为纪念黑石公寓建成百年,复兴中路1331号幸福集荟·黑石书店目前正在举办《百年一建:黑石公寓100周年历史图鉴》纪念展览,阅读她的过往,仿佛进入时光隧道,观众得以对话这栋百年公寓的前世今生。
建于1924年的黑石公寓地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心地带,与上交音乐厅隔街相望,又名“花旗公寓”,占地7380平方米,建筑面积4977平方米,2005年被公布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她是豪华公寓,是艺术展厅,是名人婚房,也曾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中国最早一批民间房产中介市场。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建筑思潮和建筑师一起进入中国,构成了上海多元又包容的建筑风貌,黑石公寓就是折衷主义建筑中的一款。沿街主立面采用对称构图,横五段纵三段划分,并使用曲面,具有巴洛克特征;主入口开敞门廊使用简化的科林斯柱式,带有丰富的古典主义装饰,在风格上包含多种建筑流派的特点,于碰撞中形成微妙的和谐。
1924年,公寓投资者宋合理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打造的这栋建筑是当时上海甚至全国最大、最豪华的酒店公寓,包含有31间套房,内设起居室、卧室、浴室和厨房。所有卧室都配备有提供冷热水的浴室,厨房内也配有冰箱、煤气灶及小型洗衣设备。
大楼顶层有屋顶花园,百年前的这处制高点可以俯瞰附近大部分街区。公寓还配备恒温游泳池、餐厅、舞厅及电梯,设有户外网球场及停车库,提供中央供暖、佣人服务,甚至还拥有外籍管家。
展览资料显示,黑石公寓的住户中有南洋公学教授、美孚石油高管,也有美国画家、银行经理和外交官,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和他的新嫁娘毛彦文。
据报载,1935年2月9日,熊希龄迎娶比他小28岁的才女毛彦文(1898—1999),毛彦文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归国的女博士,曾在复旦大学任教。二人于上海公共租界西藏路上的慕尔堂举行婚礼后,把新房设在了黑石公寓3楼36号。婚后,毛彦文辞去教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1945年二战后,黑石公寓成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办公地。
历史的见证有很多种,建筑是其中无声却直观的一种。如今,黑石公寓所在的街区已成为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音乐主题街区”,书店里无处不在的音乐文化,让人沉浸流连,行走间聆听流淌的岁月交响。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我们只是地球上的旅行者,来去匆匆,但城市要永远存在下去,我们生活的城市,今天可以不满足我们的理想,但明天一定要成为我们的理想。
在《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一书中,编者这样写道:只有千千万万个你,来聆听它们的声音,读懂它们的故事,建筑才能真正“活”过来;历史,方可奔腾延续,永不断流。
这栋历经沧桑,芳华依旧的公寓建筑,在100岁的春天等你来读。
百年一建:黑石公寓100周年历史图鉴
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
地址:徐汇区复兴中路1331号黑石公寓1层幸福集荟·黑石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qfc/20240321/bd211e44be7b4c17a7131d0a29b793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