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枪的“硬汉”鲁迅私下极爱甜食,饱受牙疼困扰也不停口;苏轼把贬谪的日子过成“舌尖上的中国”,留下千古名篇也留下传世名菜;《红楼梦》能把人看馋,源于曹雪芹从小的美食熏陶;白居易对湖鲜美味欲罢不能,在苏州开启“美食博主”式打卡之旅……
近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美食纪录片《鲜生史》从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四位文学大家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以他们的美食故事为切入点,带观众重走他们生活过的地方,在剧情演绎和实地探访中展现各地美食的魅力,述说我国饮食文化的流变传承。
>>>是文学家也是美食家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纪录片以出自《中庸》的名句为开端,与四位文学家的美食之路形成映衬:他们不仅爱吃、会吃,还将对食物的理解记述在作品中,形成有趣独到的中国“鲜生史”。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深入人心,在《鲜生史》中他则是不折不扣的“吃货”。纪录片从他的作品、家书和日记中选取与美食有关的内容,一改人们心中严肃凝重的鲁迅形象。
《朝花夕拾》记录了他童年时期的“慢生活”,常“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他在《孔乙己》中提到家乡美食茴香豆,使这道民间小吃广为熟知;绍兴的酱货是他难以割舍的味道,酱鸭在《鲁迅日记》中的记载达七次……
提到美食,鲁迅的文字变得柔和起来,饱含对故土的眷念,满满都是“烟火气”。
苏轼更是当之无愧的“文界老饕”。他的存世作品中,与吃有关的诗有50多首,全国各地冠以“东坡”之名的菜肴多达60多道。纪录片选取他三次贬谪的经历,越走越远的苏轼并未因官场失意而失落,反而从各地美食中获得“治愈”的力量。
他被贬黄州期间写下《猪肉颂》,东坡肉自此风靡至今;贬至惠州时爱上荔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贬谪至儋州时发明出生蚝的新吃法,在《食蚝》中记录做法“肉与浆入与酒并煮”……
重读文学家们的作品,发现处处显露“美食家”痕迹。
曹雪芹富足的童年生活为《红楼梦》提供不少素材,酒酿清蒸鸭子、鸭子肉粥、鹅掌鸭信等金陵美食登上大观园的餐桌;
白居易的诗作《偶吟》中“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感慨人生无常也引出当地美食特产……
《鲜生史》用四位大家的文字带领观众走入他们的美食世界,展现他们鲜为人知的“吃货”一面,种种描述引后人心驰神往。
>>>用美食跨时空对话
纵使时代变迁,人们对食物的热爱丝毫不减,流传千百年的美食依旧满足着当下国人的味蕾。纪录片重走文学家们故地、重现美食,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延续流传。
在绍兴,当地人依旧保持着爱吃酱货干菜的习惯;孔乙己的茴香豆成为“网红”菜;《朝花夕拾》中“迅哥”钓虾吃虾的日子也是当下孩子的童年。
在惠州,苏轼初见便喜爱的“谷董羹”正是打边炉的雏形,如今仍是百姓聚会的首选菜之一。旧时闻名于杭州的东坡鱼而今在眉山流行,眉山泡菜的加入使之碰撞出时代新味。
曹雪芹儿时最爱的鸭信不再是“奢侈品”,手艺精巧的厨师还将鸭舌去骨,用“淮阳刀客”的硬功夫成就妥帖的味蕾体验。曹雪芹的拿手好菜“老蚌怀珠”被美食大家重新创作,将这道民间菜升级为“贵气”的新淮扬菜。
历经代代相传,美食或保留一方风味,或换代更新,正跨越时间的长河与我们相见。文学家们口中的菜色或许与今日天差地别,但他们的美食体验仍让人感同身受,通过美食与当下的我们跨时空的对谈。
>>>形象生动的鲜生史
《鲜生史》灵活运用演绎、漫画分镜、方言等形式,呈现文学家们美食故事的画面感,充分展现四位人物可爱有趣的一面。
文学家们有关食物的文字记述通过小剧场演绎的形式呈现,让他们在纸上“活”起来。
鲁迅屡次看牙,又屡买甜食的经历让人一笑,他日记中的记述一一呈现,称得上最不听话的病人。
苏轼满怀欣喜写信给弟弟,夸口自己创新烹制的羊脊骨口感极佳。
该片还用漫画分镜的形式,借文学家之口点评当今之菜,完成“穿越”式点评。
文学家的演绎还特意选用家乡话,让文学家的形象更为生动丰满。操着一口吴侬软语的“鲁迅”,念着吃螃蟹吃到胃痛的日记;“苏轼”用四川话点评一道道菜肴,用现代口吻调侃当下美食。
不仅剧中人,采访对象也说着家乡话。当地厨师和百姓说着地方话,做着当地菜,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人文风貌。
聆听四位文学大家的美食故事,那些曾让先生们聊以慰藉的食物,也为他们的作品提供灵感。追随他们的脚步,既是寻找传承千百年的味道,也是感悟美食给予我们的意义。
原文链接:http://jsgd.jiangsu.gov.cn/art/2022/5/9/art_69985_10443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