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使一代代国人知来处、明根源、增自信,焕发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前,纪录片的国家相册价值已深入人心,纪录片为国家和民族留存影像档案,不仅要记录当下可感可触的社会现实,亦需反映渐行渐远的历史世界。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炎黄子孙的生存方式、精神信仰、审美意识、仪轨制度等从何而来、何以如是?在愈来愈重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时代,亟须含纪录片在内的各种文艺作品予以回应、解答。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创作的8集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近日播出,该片既是对“何以中国”这一重大文化命题的回应,亦是海派纪录片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探索全新领域
以影像叙事溯源中华文明
上海是中国电影和纪实影像的发祥地,孕育和生长其中的海派纪录片创作形成了敢为人先、包容并蓄、具有国际视野的鲜明风格。
因发源于都市,海派纪录片长于反映市民生活的社会现实题材,但30年来其创新基因亦渗入到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教育科技等丰富多元的类型生产中。中国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生产大国,但所涉及的时间域仍很有限,极少有作品追溯到夏商周乃至更为遥远的上古时代,因为这不仅存在文献史料较为缺乏的问题,更面临着难以影像化表现的拘囿。而《何以中国》构筑了恢宏的体例,由秦汉王朝上溯夏商周三代,直至旧、新石器之交,以非虚构影像叙事全方位讲述中华大地上的文明史,系统追溯中国的根脉、源起以及多元一体的发展。打造一部影视化的早期中华简史,展现“何以中国”的深刻内涵。这对长于现实题材的海派纪录片而言,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拓展与创作进阶。
承继纪实精神
基于考古实证的模拟复原
海派纪录片的称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以美学变革、视角下移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中,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前辈们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所创作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海派纪录片倡导纪实主义精神,主张通过参与观察、跟踪拍摄,以形声一体的影像叙事呈现生活原生态,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当今,在讲述无法实拍的远古岁月时,中外纪录片普遍引入戏剧美学手法进行展演,这已被观众所普遍接受。《何以中国》虽也通过演绎手段建构影像体系,但海派纪录片所倡导的纪实精神、写实品格仍蕴含其中,表现为:敬畏历史、尊重事实,追求一种极高精度的、基于考古实证的模拟复原。干超导演领军的团队不满足于绝大多数历史纪录片中大体近似的情景仿真,也没有因写实困难重重转而进行写意化呈现,而是紧紧依托与远古对话的关键媒介——文物,选择了历经艰辛的田野拍摄(3年跑了230多个点位)和学术研究般严谨的模拟复原创作,以影像化呈现出中华文明摇篮期和童年期的真实图景。
这种“自讨苦吃”的精耕细作在中外纪录片生产中是不多见的,为此《何以中国》组建了强大的学术顾问团,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进行影像构建,从而使作品拥有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和事实依据,并具象体现于片中的大量细节之中。除了代表性文物展示外,《何以中国》几乎每一幕模拟叙事场景中都蕴含着考古实证。
例如在《秦汉》一集中,胡歌出演悬泉置啬夫弘,他的全身装束都按西汉陶俑制作,甚至连头巾、帽子系带的方式也有真凭实据,所书写的汉简以及使用的毛笔、书刀、研墨石等均按照考古实物一比一复原。这种基于考古实证复原的细节遍布全片,包括器具的摆放陈列、服饰的造型穿戴、图纸的绘制样式等,仅根据考古成果复原制作的服装就多达2000多套、道具多达3600多件,这背后是大量精益求精的付出。这种模拟复原虽然在美学上不同于纪实性摄录,但创作精神相通,铢积寸累的坚持终能形成强大的写实力量,弥散出真实的魅力。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所评价,《何以中国》跨越几万年的宏大叙事,牢牢地依托中国一代代考古学家筚路蓝缕、青灯黄卷的考古研究成果,是一部有深度、有信度的作品。
注重微观视角
以小人物代入大历史书写
在《何以中国》展示的博大历史图卷中,宏观视角自不可少,但创作者也非常注重微观视角的表达,并将两者有机相融。回顾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开办之初,即以“追踪改革大时代、讲述人生小故事”为定位,这奠定了海派纪录片关注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情感和命运的文脉。虽然,今天的海派纪录片题材较30年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但这种创作精神和文脉赓续至今。《何以中国》常用小叙事牵动大叙事,以个体故事为切口,自然代入到大历史的书写之中,宏观与微观的转换贴合自然,形成了散文化、诗意化风格的讲述方式。
在通史综述型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主角大都是帝王将相、大师鸿儒、传奇人物,普通个体通常不具可见性。而在《何以中国》里,除了风云显赫者之外,还出现了一批令观众感到陌生的小人物形象,他们在自己的时代籍籍无名,却冥冥中成了后世追溯历史的引路者。如在汉代丝绸之路上担任邮驿小吏的弘、在戍边部队服役的转、战国晚期秦国的底层士兵兄弟黑夫和惊,以及史前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坡青年、凌家滩青年等先民形象,他们在因汉简公文、木牍家信、器皿墓葬等的出土而为后世发现或推测,得以被“透物见人”,穿越时空在片中的模拟场景中向现代观众讲述浩渺往事,表达思绪情感,描绘日常生活,并与时代和历史相勾连。
从《何以中国》的微观视角中,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宏大高远的历史叙事,观众得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的世事百态,感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个体生命,既有金戈铁马、生死离别,也有温柔婉约、脉脉深情,笔触细腻、贴近动人,有效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干超导演的职业生涯就起始于《纪录片编辑室》,《何以中国》的美学形态和题材类型与之全然不同,却依然点点闪烁着海派创作理念的星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宝库。运用影像化手段发掘和展现厚重文明积淀,发挥纪录片的公共教育功能,使一代代国人知来处、明根源、增自信,焕发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对具有浓重都市印记的海派纪录片而言,亦打开了可持续探索和创新的广阔空间。
《何以中国》通过精美的文物展示、细致的模拟复原、鲜活的故事讲述,将原本枯燥的考古材料活化为一幕幕可影像化的历史场景,引发观众的共鸣、回味与思索。该片为海派纪录片的历史题材创作开拓出新领域,构建了一个闪亮的节点。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bds/20231220/138b6185c5e641069e377879ccef625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