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但人才不足问题正影响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深度融合和纵深发展。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衡水枣强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引进、培养、激励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引进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在完成机构改革、顺利挂牌之后,枣强县融媒体中心面临现有人才队伍老化、高层次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等困境。为补齐人才短板,中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通过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和本单位自主招聘等形式,招录新闻、播音、网络新媒体等专业人才10名。同时,在县域内广泛搜集特殊人才,聘请图片设计师1名,带动新媒体中心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另外,中心与衡水学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中心建成校政(企)合作实习就业基地,借助校方专家力量展开专业指导,引入学生实践等内容生产的新生力量,让高校人才更好地支持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通过择优引进紧缺人才、高端人才,枣强县融媒体中心全力做好“增量”文章,使专业人员结构、数量、素质更趋合理。
二是盘活存量加快转型升级。在对从业人员进行素质结构转型优化的过程中,枣强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集中培训、推送上级媒体拓展培训、区域合作交流培训、内部人员传帮带、工作中实战历练等形式,逐步增强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储备。按照全员培训、全业务培训的要求,开展每日晨会,会上布置宣传任务,采、编、播人员互相交流经验,“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每周五各科室内部业务研讨、培训;每月组织各编委、各科室业务骨干对全体人员进行集中授课。与中央、省级媒体单位沟通协调,分批次安排人员至新华社、河北青年报、长城新媒体等上级媒体单位跟班学习,并邀请上级或同级媒体资深编辑记者开展线上或现场授课。目前已安排36名职工外出交流学习,今年以来,邀请上级业务骨干开展现场培训1次、线上培训2次,开展通讯员培训2次。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推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等内容谋划系列主题采访活动,组织记者编辑走进乡镇、深入基层,通过新闻实践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切实提升枣强融媒团队的“战斗力”。
三是培育增量拓展宣传格局。枣强县融媒体中心聚焦选人用人需要,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大胆任用一批“业务小白”到一线岗位磨炼,成立“枣强融媒”“枣核视频”两个工作室,划分海报小组、航拍小组、短视频小组等业务团队,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实战锻炼,很多过去默默无闻的人崭露头角,成为媒体融合转型发展中的佼佼者。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由乡镇、单位、社会团体、摄影及写作爱好者组成的通讯员队伍,建有县通讯员微信群,明确定期投稿、定量投稿、采用稿件等任务,对通讯员统一培训、统一组织、统一考评,集中向市省及中央媒体平台推送优秀作品。2022年聘任首批“金牌通讯员”10名。截至目前,通讯员队伍达460人,每月供稿采用量达百余篇。今年以来,由通讯员参与创作的《河北枣强:武警战士勇救落水群众》《国家需要我就去——枣强96岁退伍老党员》《我和我的祖国——枣强县第三小学》等110余篇稿件被新华社、河青新闻网、学习强国等上级平台采用。
四是强化管理激发内部活力。枣强县融媒体中心从增加收入和提高荣誉感两方面入手,优化细化考核评估,完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和奖励政策,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需求,制订出台《枣强县融媒体中心量化考核办法》,将每一个人的业务、考勤、奖惩量化赋分,量化成绩每月统计,作为工资发放、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以奖促学,定期开展优秀科室、先进个人、优秀短视频作品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增强职工荣誉感,促进职工转型升级。下一步,中心将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实行中层岗位竞聘上岗,为优秀业务人员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努力,中心锻炼和培养了一批能够开拓创新、适应媒体融合需要的全媒体人才,中心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22年,枣强县融媒体中心上榜“河北省十佳县级融媒体传播力单位”,上榜“全国县融中心爆款创作优秀案例”。学习强国考核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枣强县融媒体中心微博粉丝186.9万,“枣核视频”抖音号粉丝102万,“枣强融媒”抖音号粉丝33.4万,“枣强融媒”APP用户42万,枣强融媒矩阵总粉丝量突破500万。在国家级、省级平台发稿量大幅度攀升,今年以来在央视频、中新网、河北电视台发稿13篇,在学习强国总平台发稿132篇,2条新闻消息、5则短视频作品获得省级荣誉。
原文链接:http://rta.hebei.gov.cn/view/17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