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资讯 > 正文

广电媒体纷纷推出“虚拟人”,数字人霸屏时代来临

发布时间:2022-08-15     来源: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作者:佚名    

  仿佛一夜之间,“虚拟人”纷纷站上了舞台。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虚拟人物形象应用及场景加速落地,在各大平台崭露头角。

  继上海台“申䒕雅”、湖南台“小漾”、北京台“时间小妮”等数字人之后,浙江卫视近日推出了“宋韵数字推广人”谷小雨,为数字虚拟人的阵营中再添一生力军。

  谷小雨在6月3日晚浙江卫视播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天赐的声音》上登台亮相,与歌手张韶涵演绎的由宋代诗词大家苏轼《水调歌头》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引发热议。

  此外,酷狗音乐以杨超越真人声音打造的“超越AI”作为酷狗首个AI歌手于6月6日正式上线。AI歌手技术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高度还原声音特点,合成逼真且富有表现力的歌声。

  相较于元宇宙概念,“虚拟人”已成为眼下触手可及的赛道。什么是虚拟人物?一般而言,虚拟人物是综合了 CG(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动作捕捉、图形渲染、全息投影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而形成的创新“新物种”。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能化趋势下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虚拟人物具备人的外观、性格、行为特征,并且可以与人交互的数字化的人体形象。

  目前,各大主流广电纷纷推出自己的“虚拟人”, “谷小雨” “申䒕雅” “时间小妮”等活跃在一线让市场更是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谷小雨”——浙江卫视“宋韵数字推广人”

  作为“宋韵数字推广人”的谷小雨身上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赋予了浓厚的宋韵文化。

  技术方面,谷小雨是国内首个使用虚幻引擎在广电AR实时舞台实现实时渲染的超过200万面数的高精度写实虚拟人,依托于AI智能驱动系统,谷小雨具备更加拟人的感知、表达和交互能力。

  文化方面,“谷小雨”的形象设计融合了古典文化与流行元素。身穿改良宋韵服饰并结合当下潮流元素进行了创新设计,水墨长裙的印花灵感则来源于南宋西湖图。不仅尽显传统文化底蕴,更通过科技手段的驱动让宋韵文化有了新颖且潮流的呈现方式。

  后续,浙江卫视即将上线数字藏品,筹建数字虚拟技术实验室,创新宋韵相关主题宣传,探索数字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此外,浙江卫视“数字人工作室”也正式授牌成立。

  ●“申䒕雅” ——SMG虚拟新闻主播

  SMG虚拟新闻主播申䒕雅时常活跃在一线。近日,一场由SMG虚拟新闻主播申䒕雅担任主持人的元宇宙与虚实交互系列论坛探讨的话题就与 “虚拟人、数智人、元宇宙”有关。

  2022年3月3日,申䒕雅正式转正,超写实虚拟数字人形象全新亮相,带来耳目一新的报道受到了年轻用户的认可和喜爱。早在2020年11月3日,SMG虚拟新闻主播申䒕雅以二次元卡通风格形象正式亮相,并以实习生身份从事日常工作。

  申䒕雅自实习以来,已先后参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2021上海两会、“圆梦空间站”等多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实习期间表现亮眼。

  ●“时间小妮” ——北京台广播级智能交互真人数字人

  作为中国首个广播级智能交互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由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技术开发商共同开发,采用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视频合成技术,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技术于一体。

  据悉,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春妮自然朗读的7000个句子和形象表情已经进行影像采集和智能处理,经过情绪仿真(DeepEmotion)引擎,赋予“时间小妮”如同真人的情感表情,其形象气质、语音语调、口唇表情、肢体动作跟真人的相似度达到97%。经过和北京时间客户端稿件系统、知识系统、互动系统、大数据系统进行API对接,“时间小妮”在北京时间App里实现播报新闻、讲解知识、广告代言、交互问答、客户服务等全智能视频服务能力。

  ●“小漾” ——湖南卫视数字主持人

  湖南卫视推出的数字主持人“小漾” 作为湖南卫视“青春中国”创新升级的重要尝试,让大众眼前一亮。“小漾”的取名源自英文单词“Young”,寓意着年轻与青春,她的诞生历时3个多月,集结了30多位数字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灵感和智慧,大数据赋予她青春活泼、元气满满的形象。

  高门槛的赛道

  “每一秒的视频价格比1克黄金还贵”

  很多人认为,虚拟人是元宇宙时代一个新风口。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为1074.9亿元,核心市场规模62.2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看似光鲜亮丽的虚拟人市场背后,高成本和商业模式不容忽视,业内人士透露,2018、2019年,每一秒的视频价格比1克黄金还贵,现在每一秒价格相当于2到3克的黄金制作水准和制作成本,或者更高。而对虚拟人疯狂砸钱也是迫不得已,在众多虚拟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迎合观众的需求,现在市场上评判哪一家虚拟人更亮眼,就是看哪个更像人。而更像人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和时间,花更多的钱。

  如此来看,高投入固然可以解决虚拟人更像人的问题,但虚拟人物盈利模式、商业价值不清晰的问题,则不是简单的通过烧钱就可以解决的。如何将虚拟人物更好地流程化呈现和制作,减低制作成本和运营费用,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其开发意图和市场价值。

  虚拟主播、虚拟员工、虚拟代言人等数字虚拟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公众视野,“数字虚拟人”热度不断上升的今天,到底能否成为新一代文化偶像?是营造“噱头”还是“昙花一现”?又怎样带动科技与文化持续碰撞,赋能文艺内容创作?技术与艺术如何完美融合?如何连接受众?打造虚拟数字人无疑是锦上添花,但没有搞清楚其利用价值,最后恐怕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于内容创作而言,虚拟人很火,但关键仍然是内容的创新、运营创新、互动创新,当规模约2.5亿人的Z世代群体成为影视文娱领域新场景、新消费、新体验的中坚力量,外观、体验感和科技感则成为Z世代群体尤为关注的要素,虚拟数字人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娱乐需求、消费需求和审美品味。

  专家指出,大众的审美体现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和应用场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前提是要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深入理解元宇宙实现的手段、路径,从源头打造多样化的元宇宙品牌。不过,在当下来看,更像是“品牌形象”的投入,回报不明朗,方向有待明确,这些需要探索实践前行。


原文链接:http://jsgd.jiangsu.gov.cn/art/2022/6/8/art_69985_104762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