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文物承载的就是一段厚重历史。近年来,海南系统梳理文物家底资源,深挖文物背后的多重价值,通过不断升级的文物呈现方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博物馆绽放出新的生命力。海南的文物是如何“活起来”,如何“时尚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解锁。
在海南省博物馆第14号历史陈列展厅,有一枚小小的银印每天吸引着众多观众慕名而来。银印虽小,却承载了海南岛的沿革变迁史,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于乐东出土的汉代“朱庐执刲”银印。
西汉“朱庐执刲”银印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都因历经风霜而倍显珍贵。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起一件件文物,通过与它们“对话”,激活文物背后的文化密码,从中窥见历史轨迹,把握中华民族跳动的文化脉搏。
梳理家底 文物鲜活可触
要想了解一座城,首先从博物馆开始。走进海南省博物馆,海南黄花梨、“华光礁Ⅰ号”沉船海捞瓷、琼崖革命文物……上万件可移动文物,生动地展现着海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这微缩的蔡家宅做得可真精致。”在省博物馆,来自黑龙江的游客林煜美被琼海蔡家宅的微缩复刻展品所吸引。人还未到蔡家宅,就已提前领略了蔡家宅中西合璧的匠心之美,她细细打量着骑楼风格的走廊、古香古色的中堂、雕花精致的门窗。光是在博物馆里看,她就已痴迷于这座古建筑。
琼海的蔡家宅、澄迈的李氏宗祠、海口的火山民居……博物馆是荟萃海南各地文物、民俗的万花筒,让市民游客一次阅遍琼岛山水,更多像林煜美一样的游客,选择走进博物馆,在文物里读懂海南。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目前,海南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274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187422件/套,多少海南故事藏于其中。
清广彩开光阿拉伯文人物花卉纹碗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在众多海南文物中,民族文物是一大特色;在民族文物中,黎锦又是最具特色的代表;而黎锦中,又以龙被为佼佼者。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清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其底布为藏青色,整幅龙被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而协调,绣有双凤朝阳、双龙升天、双狮戏球、仙鹤、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梅等图案,堪称海南龙被里的代表作。
然而,这样精美的文物、精湛的制作工艺,因其制作过程复杂、耗时长,在20世纪曾一度面临保护缺失、失传的风险。
时移势易,我省加快推进“保护利用好黎锦等非遗文化”工作,龙被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制作技艺也被还原,这份民族瑰宝得以传承下去。
文物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它们结在深山,也镶入碧波。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我省所发现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之首,共有124处,自五代至近现代沉船遗址或遗物点皆有发现。
在水下文物里,海捞瓷所反映出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不管是复刻的蔡家宅,还是工艺精美的龙被,抑或是高人气的海捞瓷,海南文物正以更鲜活可触的姿态,让更多的公众更便捷、深入地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并将它们融入城市生活中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精心修复 文物焕发新生
在灯光的映衬下,博物馆里的文物总是熠熠生辉。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精致的文物刚出土时,有的带着泥土又黑又脏,有的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是文物修复师经过繁琐、枯燥、漫长的修复,才让文物焕然一新。
文物修复师给铜釜缓蚀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在全省众多的文物修复工作中,“华光礁Ⅰ号”算得上头等大件。511块船体构件、上万件出水文物、十余年的修复周期,从2008年起,文物修复师们就在与时间较量,对沉船文物进行脱盐、脱硫保护工作,对船板进行填充、加固、干燥、定型等,对船体进行三维模型建立。在修复师们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艘真实可触的“华光礁Ⅰ号”,身临其境感受南宋时期的文明风貌。
走出博物馆,放眼琼州大地,东坡书院、五公祠、文昌孔庙、秀英炮台等众多文物古迹,在沧海桑田中诉说历史。
在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一座古墓坐落于此,它是清廉名臣海瑞的长眠之地。如今,以海瑞墓为核心建成的海瑞文化公园成为弘扬廉洁文化,开展廉政教育的新平台。
海瑞一生清廉,刚正不阿,死后财物只有俸银8两、旧袍数件,留下了“海青天”“南包公”的美名。近年来,海口市对海瑞墓进行修缮和改扩建,墓园用地面积从15亩扩建到76.22亩,建成海瑞文化公园。
2022年底,海瑞文化公园揭开面纱向群众亮相,在此次改造中,园内新建成了具有琼北民居风格的海瑞展览馆。漫步馆中,可以感受声、光、电、动画等元素巧妙叠加的视听效果,仿佛在与海瑞对话,走进海瑞跌宕起伏的一生。
海口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瑞文化公园以海瑞墓为核心扩建,区域内建筑与自然景观及文化主题融合,公园的园林绿化、游览线路、景观等有了更好的优化,用现代科技保护历史文物,更好地推进海瑞精神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一条老街,承载着历史,也留存着一代代人的记忆。由水巷口拐入骑楼老街区,在一派嘈杂声中,你能体味一种新与旧相融所迸发的活力。一栋栋骑楼在拭去岁月蒙尘之后,宛若初见,让人心生感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骑楼老街已如一位故友,骑楼老街的修复是他耗时最长的项目,历时13年,如今仍在继续。
在骑楼老街的修复里,处处体现着“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今天我们漫步老街,看到不同骑楼的楼体“跳动”着不同的颜色,有粉色、黄色的墙体,蓝色、绿色的窗户。有的本地市民会好奇,印象中骑楼都是单一的灰色,骑楼的修复是否离当初的模样越来越远?
其实不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历史上,骑楼并不是灰色的外观、色泽,恰恰相反它是一楼一色的。在修缮过程中,材料专家对老街的面层做了取样分析,证实了历史上骑楼是彩色的。“我们把骑楼修成彩色,体现了‘整旧如旧’,让骑楼老街寻回了往日的色彩,也寻回本心,每一座骑楼都成了独一无二的标志。”该负责人说。
经过修复,再生的不只是骑楼建筑本体,还有文化语境和民俗。如今,得益于修缮后的良好环境和硬件基础,每到重要节庆,骑楼老街都会举办妈祖巡街等传统仪式,整条街、整个骑楼片区的文化都复活了。
文旅融合 文物走入生活
近几年,在我省“走出去”的文物中,海捞瓷可谓是人气选手,不论到哪里展出都会收获一批粉丝。
2020年8月15日,由省博物馆主办的水下文化遗产大展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敦煌拉开序幕,开启了一场大海与沙漠的跨时空对话。宋代青白釉刻花盘、元代青釉莲瓣纹双鱼瓷洗、清代青花福禄寿三星盘……展出的海捞瓷种类丰富。
“经过千百年的海水浸泡、冲刷,海捞瓷比起普通瓷器更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沧桑感。”“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华的历史缩影!”……展出期间,海捞瓷大受喜爱。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相关负责人至今对那次展览印象深刻。他说,应市民游客的要求,原本3个月的展期一延再延,直到来年的春节过后才落下帷幕。
看到该展览在敦煌展出的火热场景,山东青岛、江苏南通等地也纷纷向海南抛出橄榄枝,邀请该展走进当地,让各地民众一饱眼福。
海南不光通过文物“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文创赋能,更提高了文物的生命力。
数字博物馆、研学课堂、文创产品、文物表情包……新技术、新形式让原本严肃的文物变得活泼,让文物从展柜走入百姓生活,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一阵阵“博物馆热”。
海南省博物馆的文创甜品——黎家山兰酒提拉米苏
为了让文物“走入凡间”,我省各大博物馆积极使出新招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建立文化创意资源信息数据库,开发“南海礼物”“华光礁I号”“南海拾贝”“耕海牧渔”“海上丝绸之路”多个系列,新增400余款文创产品;海南省博物馆开发老船木、黄花梨、沉香、黎锦等系列产品,打造以“南溟子”形象为代表的文创产品。
“只要是我们馆办的展览,展览最后一部分一定是文创产品。”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文创产品等方式探索博物馆的无限可能性,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的深化。
数说海南文物家底
总而言之,所谓“活”的文物,应该充满青春活力、时尚元素、思考能力,把时代密码铭刻进文物,让历史与未来的一次次握手,凝聚成海南自贸港文化基底的新力量。
原标题:亮出家底,展陈创新,文创赋能 让文物活起来
记者:刘晓惠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zwdt/202307/t20230728_34635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