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资讯 > 正文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魅力与旅游提升行动_产业市场_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3-07-10     来源: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导读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底蕴深厚、开放包容,璀璨丰厚的文化遗产、意韵隽永的文化记忆、和谐共生的江南人居,构成了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品性。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在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等新的文化使命引领下,如何进一步彰显上海大都市圈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是当前的重要议题。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编制的文化魅力与旅游提升行动,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区域、梳理资源优势、加强系统谋划,提出了“两核两轴、两带三圈”的文旅空间协同战略,规划布局八大重点文旅工程,着力将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成为诗意栖居的人文家园。

    一、背景意义

    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包括江苏省的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和浙江省的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其本身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具有鲜明的江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品级高、丰度大,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目前文旅产业已经形成多点吸引、聚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上海大都市圈承载着引领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任务,实施文化魅力与旅游提升行动具有三层重要意义:

    一是重铸江南风骨的文化发展需求。深度挖掘当地文化,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进一步优化文旅供给,以文旅产品的多样化、特色化,提升上海大都市圈整体形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是突破行政界限的文旅互动尝试。以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突破行政壁垒,重新整合文旅资源,打造新型文旅产品,统筹配套公共资源,实现区域内文旅无障碍、零门槛、系统性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是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均衡发展。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打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固化思维,将文化更好地融入大都市圈发展的总体架构,增强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都市圈文化样本”。

    二、协同目标

    围绕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和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加强文旅政策互惠共享,推动文旅资源优化配置和旅游服务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依托江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江南水乡的资源基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近期(2020-2025年)将上海大都市圈打造成为“现代生态文明旅游目的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以及世界级都市休闲区、时尚度假区、文创产业集中区”。中远期(2026-2035年)将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成为“美好生活体验目的地、世界级海洋旅游目的地、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以及繁荣、美好、和谐的城乡命运共同体”。同时,秉承“创新、精彩、卓越,遇见最好的风景(Creativity,Wonderful,Excellence,Meeting the Best)”的区域形象,开展联合营销,共同打造世界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

    三、文旅空间协同战略

    以文化空间结构为基底、以交通干线为脉络、以城乡分布为依据,构建“两核两轴、两带三圈”的上海大都市圈文旅空间协同战略。具体来说,建设“一城一湖两大核心”,即一个“文化和旅游发展动力核心”,为上海大都市圈内文旅产业提供人员、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动力支持;以及一个“环太湖生态魅力核心”,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标杆和样本。建设两条“体验轴线”,通过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两种交通方式的整合,联动文化体验和自然体验两种维度的旅游产品。构建两条“旅游发展带”,通过大运河和沿海岸线两条贯通水脉,打通大都市圈内部的旅游发展联系。构筑三个“发展示范圈”,聚焦河口生态、湖区人文、湾区经济等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带,分别从生态绿色、人地和谐和科技创新三个角度为大都市圈的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提供示范。

    四、八大文旅工程

    规划重点推进八大文旅工程,实现上海大都市圈内文旅项目的系统布局、文旅产品的整体开发和文旅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内河游船系统工程。利用大运河及周边河道,开发水上旅游线路,盘活沿线淀山湖、太湖和其他水域的游船码头、俱乐部等资源。通过建设游船码头,梳理航道航线,优化生态环境,完善沿线设施等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和分步建设,实现大运河及周边河道功能的丰富与集成。

    二是沿海邮轮母港发展工程。积极加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充分利用我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资源,通过码头建设及岸上接待设施的完善,串联沿线岸上优势资源,做大做细邮轮度假和游轮休闲产品,打造境内水上度假和特色休闲黄金游线。

    三是文博协同发展工程。全面摸清上海大都市圈内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和图书馆资源,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工程,实现区域内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吸引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实现人均年参与文化活动次数不少于8次。

    四是文旅服务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品级和服务能级,实现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统一、能级一致和多网互动。

    五是江南水乡风貌修复工程。以现有水乡古镇为锚点,全面提升周边乡村风貌,实现由点及面的乡村整体风貌改造和整体环境整治,打破传统水乡景区式建设思路,真正实现江南传统乡村整体风貌的全面复苏。

    六是全民度假工程。针对上海大都市圈客源市场相对成熟、消费能力高、消费形式多、假日和养老经济日渐兴起的整体趋势,设定全民度假项目标准和建设规范,鼓励主题度假旅游区建设,构建全民度假品牌推广和联动机制。

    七是江南水乡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程。以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通过研究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借鉴国际经验,健全完善古镇保护管理体系,做好保护、整治、监测、展示等工作,按序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申遗进程,实现江南文化的彰显与传承。

    八是乡韵江南文旅发展工程。鼓励农业类项目和乡村改造类项目与文旅发展的全面融合,让乡村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后花园”,引导传统农业和农村建设成为产业提升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亮点,赋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以上文章来源于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作者SMAPRI)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cysc/20230628/2daaa6ee209644619b363ca665970f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