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两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交流互鉴深化文明相处之道。记者采访了与会专家学者。
徐星:要做“大科学”“大科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说,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作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百余年来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收藏、展示和科普方面成绩斐然,早已成为公众了解自然世界、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窗口。
举办这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徐星说:“北疆博物院是一个公众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典范。回顾其走过的110年历程,它不仅承担了历史的见证者与守护者的责任,还不断在科学普及的道路上引领前行。它以珍贵的藏品和独具特色的展示,连接着自然科学与大众生活,使人们在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北疆博物院的创建者桑志华,在长达25年的探险科考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素材,给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奠定了丰厚的馆藏基础。徐星说:“在博物馆发展早期,北疆博物院也收藏了一些来自国外的藏品,可以看出那个时期,博物馆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已经很重要了。”
“目前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学科交叉融合时期。我是研究恐龙的,也需要了解基因,研究地球历史,了解生命演化……这样才会对我们生活的家园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我们要做‘大科学’‘大科普’,打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这也是自然类博物馆的一大优势和特色。”徐星说。
周忠和: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架桥
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院士做了“博物学与自然博物馆”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博物学与自然博物馆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外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博物学家和他们对自然博物馆建设的贡献;分析数字时代以来,博物学与自然博物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对博物学及自然博物馆的未来展望。
周忠和表示,博物学家需要融入更多的科学态度,同时又不丢失对自然现象的热情,这一热情是博物学家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他们可以在科学、公众之间架起最好的桥梁,在公众中树立权威性和威信,从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政策领域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
谈到北疆博物院,周忠和说:“一位法国的博物学家,对中国北方腹地进行了长达25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野外发掘和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的地质、动植物、古生物标本,还开启了中国最早的史前考古研究,并且他坚持所有发现的世上仅有的古生物、文物必须要留在发现地,这在当时是一项壮举。”
谈到自然博物馆的使命与未来,周忠和说,拥抱数字化,但不应成为数字化的奴隶,需要被赋予原有的激情和热爱。自然博物馆不仅需要展示标本、研究自然科学,更应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包括运用新技术警示人们关注自然的原始状况,以及遭受破坏的现状,引领公众学习博物学的知识,增进对自然的亲近感,弘扬博物学以及学科综合与交叉的教育理念。
刘曙光:让大众敬畏与热爱自然历史
北疆博物院是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说,一座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在20世纪初期亲手创建的博物馆,不仅承载了他本人对于自然科学的无尽热情和探索精神,也代表了当时欧洲大陆科学界最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
此次国际研讨会以“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为主题。在刘曙光看来,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创新性的重要日益凸显。
刘曙光说:“在我们强调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同时,也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中国的博物馆不仅承担着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重任,也承担着展示人类社会优秀文化,展现文化多样性和独创性这样的时代重任。”
现在的自然博物馆不再仅仅是收集保存标本的地方,它更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社会传播的重要场所。刘曙光说:“通过对自然的深入研究与传播,我们将不断丰富公共文化知识,激发大众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与热爱,培育、传承科学精神,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MTJJ8464/202409/t20240924_67376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