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电法治网!

广电法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资讯 > 正文

水下考古究竟是怎么进行的?出水文物怎么修复?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作者:佚名    

  水下考古究竟是怎么进行的?出水文物怎么修复?这背后大有学问。

  “中国水下考古已走过30多个年头,海南水下考古虽稍有滞后,但以‘华光礁I号’的发掘修复为标志性事件,近些年也是蓬勃发展。”目前,全国仅有150多名可潜水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常年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只有40多名,海南省博物馆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贾宾是其中之一。

  “我国西沙海域考古地点多在礁盘上,工作海域水深相对较浅,除穿戴潜水服、脚蹼外,基本上只需要背一个氧气瓶,但要学会专业的水下交流手势。”贾宾说,相较于需要采用许多高科技手段的深海考古,除了水下声呐、水下雷达等通用的水下探测技术,浅海考古主要靠人工。水下考古人员既是文物发掘者也是文物搬运者,要能在水中抵御海浪造成的身体“颠簸”,这对体能要求很高。

  入水后,工作流程大体上可分为6步:水面搜寻、自由搜寻;水下遗址定位、设置探方;发掘作业,冲沙、抽泥;船货标本测量、采集、初步保护处理;船体测量绘图、采集、初步保护处理;船体清污、清理、提取、出水等。

  考古人员在水下怎么记录、绘图?这就要用到一张“撕不烂”的纸,即硫酸纸。这种纸由细微的植物纤维交织而成,用硫酸浸泡后,对油脂和水的渗透抵抗力强,考古人员可以在上面书写、绘图。

  “与出土文物最大的不同是,出水文物长期浸泡于海水中,受各类盐分侵蚀,提取后首先要脱盐、清洗凝结物,如果不脱盐、不清洗,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器物中的盐分会溶解、结晶、再溶解,胀缩之间会使器物破坏、劣化。”海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部副研究馆员刘爱虹说。

  一般来说,陶瓷器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数月到半年不等,才能完成脱盐的步骤。“华光礁I号”的511块船板出水后,一直放在海南省博物馆进行保护修复,现在还在水中浸泡着。

  据介绍,该沉船保护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I期)给船体构件脱盐脱硫;第二阶段(Ⅱ期)给船体构件填充加固、干燥定型;第三阶段(Ⅲ期)让船体整体复原。目前处于填充加固期。

  如今,走进海南省博物馆一楼展厅,一面玻璃墙后面,空间被分成两半,一半放着几个长方体的柜子,一半是一个大水池。“由于场地面积和资金有限,这些年,我馆先后三次对船板脱盐池进行改造,第三次终于搬进了室内,在一楼展厅建起南宋沉船保护实验室,恒温水槽用来浸泡处理陶瓷器等小件出水文物,水池用来浸泡船板,让观众看到文保工作的幕后。”刘爱虹说,虽然船板仍在水中浸泡着,但池中使用的药水具有填充加固作用,即通过化学方式让药品进入木头的孔隙,将其撑起来。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将船板修复好,还需几年时间。”刘爱虹说,下一步,他们将把保护实验室改造成恒温恒湿的环境,为船板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

  原标题:水下考古知多少?

  记者:李豌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whww/202312/t20231204_35414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